分类: 宋代汝窑 |
造型源于古波斯大食国玻璃器。天津博物馆,天津独乐寺出土,质地为钠钙玻璃,我国古代多为铅钡玻璃。它的器型和刻花纹饰都与伊朗德黑兰考古博物馆现存的十世纪水瓶相似。
《铁围山丛谈》卷五:“奉宸库者,祖宗之珍藏也。政和四年…并奉承俱入内藏库。…大食国蔷薇水虽贮于玻璃缶中,蜡密封其外,然香犹透澈…洒著人衣袂,经十数日不歇也”。
清凉寺汝窑遗址、张公巷窑遗址、南宋官窑遗址出土数例平肩、折角尖锐、盘口直斜的特殊造型盘口折肩瓶,往后经南宋后期此瓶演变成斜肩、转折圆柔且盘口大而平的所谓盘口纸搥瓶。梳理出其中承传的规律和脉络,有助于研究三窑之间的影响和承传关系。
一、北宋汝窑天青釉盘口折肩瓶
河南文物考古研究院藏,高23.8厘米、口径8.8厘米、底径8.8厘米。此瓶作盘口、长颈、折肩、筒腹、平底。器表施以天青釉,釉面滋润,有稀疏的开片。瓶底满釉,留有五个细小的支钉烧痕,钉尖处露出香灰胎质。据专家推断烧制时间大约在宋哲宗元祐元年至宋徽宗崇宁五年(公元1086-1106年)。
二、张公巷窑官烧盘口折肩瓶
三、南宋官窑
1、南宋郊坛下官窑盘口折肩瓶
2、南宋?修内司官窑纸槌瓶
修内司官窑折肩瓶
老虎洞遗址出土的修内司官窑纸槌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