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明宣德蓝釉暗花一束莲大盘

(2020-07-16 22:00:35)
标签:

杂谈

分类: 明清瓷器

明宣德蓝釉暗花一束莲大盘

明宣德蓝釉暗花一束莲大盘

    麻仓土底足局部照片,

一束莲莲图案开端于宋,耀州窑青瓷上饰的三把束莲纹,并印有“三把莲”字样。莲花是中国的传统纹样,青莲与“清廉”谐音,寓有高洁清廉、出污泥而不染的含义。

明宣德蓝釉暗花一束莲大盘

在明代永、宣时期的青花瓷上“一把莲”成爲典型的装饰图案,听说永乐皇帝恩赐爲政清廉的大臣时,就会赐予大臣绘有“一束莲”的青花大盘。此“清廉”瓷的样式对后世影响极大,明清两代都倡导这种式样的青花盘子。

明宣德蓝釉暗花一束莲大盘

明宣德蓝釉暗花一束莲大盘

明宣德蓝釉暗花一束莲大盘

明宣德蓝釉暗花一束莲大盘

    瓷中青花一把莲纹,是一种固定的青花纹饰,也称“一束莲”。莲花、莲蓬配红蓼、茨菰、香蒲,以丝带相系,构成明永乐青花盘“一束莲”——青花、莲花谐朱棣所提倡的清廉,红蓼寓不忘本,茨菰寓品行端正,香蒲寓简朴。 

一束莲盘传世最多,胎体都比较厚,足墙不是很高,墙内敛,里墙外斜,无法用手抓起,用手抚摸十分光滑,足边有火石红斑点,为无釉细砂底。

明宣德蓝釉暗花一束莲大盘

永宣瓷器直径超过26厘米都是无釉白色细砂底,无款。

明宣德蓝釉暗花一束莲大盘

釉面肥厚滋润,光泽柔和不刺眼,有酷似桔子皮一样的桔皮纹,这种特点在清代很难仿造成功。

明宣德蓝釉暗花一束莲大盘

明宣德蓝釉暗花一束莲大盘

      

明宣德蓝釉暗花一束莲大盘

发色靓丽、吃胎,光亮处的“橘皮纹”是鉴定点。霁蓝釉瓷釉面不流不裂,色调均匀一致,釉层肥润,深沉凝重。由于在高温状态下釉层熔融垂流,致使器物在口沿处釉层变薄,显露出白色胎骨,形成一道白边,俗称“灯草口”。

明万历年间王世懋《窥天外乘》一书记载:“我朝则专设于浮梁县之景德镇,永乐、宣德年间内府烧造,迄今为贵,其时以棕眼甜白为常,以苏麻离青为饰,以鲜红为宝。”明确记载了永乐、宣德时期青花瓷的用料为“苏麻离青”。

        清代蓝浦《景德镇陶录》也曾提到。苏麻离青与国产料在成分上有很大的不同,据化学分析,这种进口青料别具一格,含铁量特别高,含锰量低,故称“高铁低锰”料。烧出的瓷器呈色黑蓝,深沉浓艳,有着自然晕散的艺术效果,料色熔融在釉中,好似深入胎骨一样,给人以凝重之感。

下面是日光灯下一束莲局部照片。

明宣德蓝釉暗花一束莲大盘

明宣德蓝釉暗花一束莲大盘

明宣德蓝釉暗花一束莲大盘

明宣德蓝釉暗花一束莲大盘

参考资料:

明 宣德蓝釉暗花龙纹盘 上海博物馆

明宣德蓝釉暗花一束莲大盘

明宣德蓝釉暗花一束莲大盘

明宣德蓝釉暗花一束莲大盘

明宣德蓝釉暗花一束莲大盘

明宣德蓝釉暗花一束莲大盘

明宣德蓝釉暗花一束莲大盘

明宣德蓝釉暗花一束莲大盘

高4.3厘米,口径22.1厘米,足径14.3厘米,撇口、弧腹,圈足。盘外施蓝釉,口沿处呈“灯草口”状。底足内施白釉,有青花双圈“大明宣德年制”两行六字楷书款。

2、明宣德霁青葫芦瓶,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明宣德蓝釉暗花一束莲大盘

明宣德蓝釉暗花一束莲大盘

葫芦瓶,圆口,短颈,圆腹,束腰,平底,凹足。外壁施蓝釉外底以青花书「大明宣德年製」六字双行楷款,外加双圈。

三、皇窑博物馆藏永乐青花一束莲大盘

明宣德蓝釉暗花一束莲大盘

明宣德蓝釉暗花一束莲大盘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