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分类: 玉器 |
“汉八刀”、“游丝毛雕”是汉代极具特色的雕琢技法。
所谓“汉八刀”,应有两层含义:
其一,形容其刀工简练、粗放,宛若八刀而就。
其二,用刀讲求左右对称,左右两道线槽形成了“八”字的效果。
光亮处磨砂状抛光痕迹
“汉八刀”实际上是西周“一面坡”工艺的延续。“一面坡”阴线沟槽的底部、斜坡以及器表所在平面对光线的反射情况不同,使其各自呈现的光亮程度各异,从而凸显了较强的层次感与立体感。玉匠在初砣之后常加以精细打磨,所以线条截面砣痕尽化,光洁锃亮,细观之则呈略有平行划痕的细磨砂状态。
局部微沁、黄沁~洒金沁,
“汉八刀”技法主要用于玉蝉、玉翁仲和玉猪的制作之上。
参考资料:
1、1988年扬州邗江甘泉乡姚庄西汉墓出土的玉蝉
长5.7厘米、宽2.9厘米,扬州西汉广陵王墓出土
2、1959年河北省定县(今定州市)北庄汉墓出土玉蝉
东汉,长6.4厘米,宽3.3厘米,河北省博物馆
3、西汉圆雕和田黄玉猪
4、汉八刀玉猪
5、猪形玉握 东汉,甘肃正宁县湫头西侯郎出土
6、扬州东汉广陵王刘荆墓出土玉翁仲,高4.1厘米,东汉
7、上海博物馆藏
8、宋代的八刀马
大英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