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分类: 艾叶绿 |
“艾绿”这个称谓,源自于南宋福州知府梁克家
明代布政史福建人谢在杭《小草集》中首评“艾绿第一,丹砂次之,羊脂,瓜瓤红又次之,非艾叶绿为第一”。
生明晚期,活跃于康熙年间的福州人高兆,从11位友人处借得140多枚寿山石研究考据,将其分为神品、妙品、逸品三个等次。仅列入神品的4枚寿山石中,便录有长庆人定公的一枚寿山艾叶绿,描述其“方寸一枚,碧若春草,通体艾叶小花,神品”。留下考究寿山石《观石录》著作。
毛奇龄《后观石录》有两则关于艾叶绿的著述:“绿色通明,而底渐至深碧色,独其住处稍白,则艾背叶矣”;又:“上半如碧玉,下半如红毛玻璃酒瓶,又如西洋玻璃瓶。”
郭伯苍在高兆去世百年后作《闽产录异》,说去过高兆所说的艾叶绿矿洞,但“梁叔子(即梁克家)所称花石坑。苍曾游之,今产绝矣”。
根据前人的论述,我们总结一下前人看到的艾叶绿特征:
1、碧若春草,色如艾叶初生。
2、通体艾叶小花。
3、水坑以绿为贵,所称艾叶绿也。
4、明代艾叶绿,“清时已绝产,色如黄槁之艾叶,中有黄筋如线及白块或紫块,”
《折桂令
作者:元•卢挚
朝瀛洲暮舣湖滨,向衡麓寻诗,湘水寻春,泽国纫兰,汀州搴若,谁为招魂,空目断苍梧暮云,黯黄陵宝瑟凝尘,世态纷纷,千古长沙,几度词臣。
参考资料:
出土寿山石飞天,金代
现藏于黑龙江省博物馆
顿立夫
顿立夫,生于1906年,逝世于1988年。名群,字立夫,又字历夫,晚号惬叟,河北涿县人。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印“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首任印鉴的制作者。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西泠印社社员。西泠印社创始人之一王福庵的徒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