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金元鹘攫鹅纹玉饰

(2020-06-16 23:50:29)
标签:

杂谈

分类: 玉器

金元鹘攫鹅纹玉饰

鹘(hú),即隼(sn),又名海东青。叶隆礼《契丹国志》记载:“女真东北与五国为邻,五国之东邻大海,出名鹰,自海东来者,谓之海东青,小而健,能擒鹅鹜,爪白者尤为异,辽人酷爱之,岁岁求之女真,女真至五国,战斗而后得,女真不胜其扰。”

金元鹘攫鹅纹玉饰

“鹘啄鹅”就是“春水玉”常见的呈现主题。1139年,金熙宗下诏说:“自今四时游猎,春水秋山,冬夏捺钵,并循辽人故事”。春捺钵即“春水”,是指用鹰鹘[g](海东青)捕获天鹅、大雁的狩猎活动,其玉雕作品称为“春水玉”,金代春水玉是写实的。

现有的考古资料看,辽代没有出现严格意义上的“春水玉”,只有一些雁、鹅、鱼等单体动物形玉雕。“春水玉”,零星见于金代,在元代大量出现,明早期有所延续,至中期之后基本不见。

我们这件藏品和国家博物馆、安徽博物馆藏品类似,认为是金代。

金元鹘攫鹅纹玉饰

    辽金时期的春水玉一般为圆形或椭圆形,通体镂空高浮雕,图案多为一只天鹅躲藏于茂密的水草丛中,缩头缩脑,企图逃避鹰鹘锐利的眼睛,上方有一只鹰鹘向天鹅俯冲而下。

    或雕刻一只鹰鹘的双爪已经按住天鹅头,天鹅惊恐长鸣。春水玉多描绘鹰鹘攫天鹅的瞬间,鹰鹘的凶悍,天鹅的惊恐哀鸣,均有生动表现,整个打斗场面相当激烈,惊心动魄。

金元鹘攫鹅纹玉饰

鹘攫鹅纹玉佩金元时期  长8.3、宽7.6厘米现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

玉质青色。圆形环托,正面雕鹘攫天鹅,高高凸起,立体感强。鹘、鹅的羽翼使用大量的短小阴刻线纹。器作者将鹘展翅翻腾攫啄天鹅时凶猛的瞬间动态及天鹅被抓时引颈悲鸣的细微刻画都表现得淋漓尽致,堪称这类“春水”题材中的精品。

金元鹘攫鹅纹玉饰

鹘攫鹅玉饰  辽金时期长6.8、宽7.7、厚1.3厘米现藏于安徽省文物局

玉质白色,温润光洁。玉饰为椭圆形。环内托透雕鹘、鹅两禽,天鹅体大肥硕,长颈弯曲向上,张口,似展翅挣扎状。鹘体瘦小,双爪紧抓天鹅首部,嘴啄其颅顶,翅膀向后用力展起,尾巴下压勾起。鹘腿系绳结,为人工驯养。鹘、鹅的羽毛用阴刻线琢磨,线条清晰,排列整齐。

金元鹘攫鹅纹玉饰

金代 玉海东青啄雁饰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金元鹘攫鹅纹玉饰

上海博物馆 俏色春水玉

   

金元鹘攫鹅纹玉饰

元代 辽金青玉鹘鸟啄天鹅纹带穿天津博物馆

金元鹘攫鹅纹玉饰

金元鹘攫鹅纹玉饰

《鹘攫鹅纹玉饰》明代 长5.5、宽3.3、厚1.4厘米 故宫博物院

玉质青白色。器体呈月牙形。正面在月牙形边框内,透雕一大雁俯身冲向一片芦苇丛,而一凶猛的鹘(海东青)正啄在大雁头部。背部边缘一侧阴刻“大明宣德年制”款,另一侧有“御用监造”款。

    御用监为明代宫廷服务机构十二监中的一个,主要管理着官方玉作。这件玉器是目前所见唯一一件同时刻有制玉场所和年款的玉器。

参考资料:

1、刺鹅锥 内蒙古青龙山出土辽开泰陈国公主与驸马合葬墓出土

金元鹘攫鹅纹玉饰

海东青捕天鹅时能啄住天鹅眼睛,但不致命,所以必须用这种刺鹅锥把天鹅刺死。

2、持鹘玉童子辽代  宽2.7、高6.4厘米

金元鹘攫鹅纹玉饰

金元鹘攫鹅纹玉饰

金元鹘攫鹅纹玉饰

金元鹘攫鹅纹玉饰

金元鹘攫鹅纹玉饰

现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

玉质白色。圆雕一童子,身穿紧袖长袍,双手托鹘,腰系锦带。阴刻线表现衣纹,一撮发髻置于头顶,衣褶简洁。

3、戏鹘玉童子金代 宽3.5、高5.9、厚2厘米 现藏于故宫博物院

金元鹘攫鹅纹玉饰

玉质白色,有铁褐色沁。圆雕一童子,梳三丫髻,身着短衣,左手握拳,右手托一只海东青鹘,双腿交叉,呈行走状,而这种饲鹘童子造型十分少见。

4、《鹰击天鹅图》 明 殷偕 南京博物院藏

金元鹘攫鹅纹玉饰

5、《架上鹰图》 元 徐泽 波士顿美术馆藏 

金元鹘攫鹅纹玉饰

6、辽代韩匡嗣墓壁画《抱鹰图》

金元鹘攫鹅纹玉饰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宋代玉天鹅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