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之后,补习与否,都是为了诗和远方

标签:
文化 |
高考刚刚过去,一个喜欢的学生找我,老师我想补习。她说。
补习。是高考过后,部分学生面临的问题。对于一部分学生来说,因为基础薄弱,应届时成绩并不理想,完成自己人生的目标,需要付出更长的时间;对于另一部分学生,则是高考发挥失常,心有不甘,人生开始第一次走一段弯路;还有部分学生,心犹在,梦就在,高考就是为着目标而去的,所以,补习,只不过是从头再来。
他们选择补习。
补习,是成长季节的一条补救之路。
我有一个学生,我叫她A。高考过后,她豪不犹豫地加入了南下的打工大潮,她认为人生的出路,读大学只是其中的一条,她要走另一条路。
三年过去,她还是选择回来补习。她说:三年打工生活,让她感觉到大学文凭的重要。这张文凭可以让她有更好的、更需要的生活。她不想就这样承认自己是这个社会最低层的人。
补习一年,她考取了三本,而今她成了一名央企的高管,工资是她打工时的十倍多。
学生B当年考取了青海一所大学,背着行李去报到,一下飞机,就感觉到了青海这所西北内地城市的郁闷和闭塞。
老师,我想回来补习。还在飞机场,她就给我发来一条短信。
我劝她,好好地学习,沉下心来,说不定她会喜欢这座城市,再说了,她是读书,又不是在这座城市生活,四年只是匆匆一瞬间。
最终,在那个学期的中途,她坐飞机回来,决定补习。她说:在开放的时代,在那样的地方学习四年,她的思想,她的精神,都会变得封闭,这才是最糟糕的。喜不喜欢,可以选择,但是,逝去的时光不能够再回来。
补习一年,她考取了广东的一所大学,而今在广东工作生活。成了家,有了孩子。谈起当年的选择,她为自己的当机立断庆幸。否则,不知道要走多少弯路?会过上什么样的生活?
补习是一次心灵的洗涤。有人说,一个人只要经历过高中的补习生涯,在以后的人生路上,他的心里一定会足够的强大。
因为有补习,顺利实现目标的,也有补习涛声依旧,还有补习不及当初。
喜悦是那么应该和简单,而痛苦却比应届时的失落还要痛苦万分,它逼着人深深地埋在家里,用眼泪,安慰自己。
学生H,应届文科他考了550多分,他完全可以进一所比较好的重点。但是,他的目标是北京。他选择了补习,充满信心的补习,不达目标不罢休地留在母校补习。第二年,他考取590多分,可以录取天津、上海、南京等地的名校,他都说:不。他的人生就是要进京赶考。志当存高远,为的是有更多的机会、更加美好的未来。
而学生G,应届时,可以走三本。他留下来补习,他的观念是:人生要多给自己一次机会,不要轻易的就承认失败。在补习期间,他的成绩提高很快,或许是补习,越到高考,越紧强;也或许是他的知识并不牢固,最后的关头,还是不如人意。
补习一年,他只上了三本线。他说:我不后悔,至少我把机会给了自己,心灵经受了一次考验。三本毕业,他顺利考取了公务员,那些当年应届考取的同学,许多至今还在为就业奔波呢。
选择是人生必须面临的课题,与其让以后的岁月,存在后悔当初,不如及早地面临生活的难题。
我曾经劝一个学生留下来补习,我一直以为,她有潜力。她听话地留了下来。在补习的日子里,她的成绩一直很好,总以为她能够实现我预设的高度,也能够达到她预期的理想。结果,还是功亏一篑。她应届时可以达到的高度,补习一年,还是这个高度。虽然,她成熟了,知识更扎实了,人也更干练了。但我的心中总有一丝内疚,为什么要影响她的选择呢?!老师只能够是学生知识和生活上的导师,而不应该影响学生做生活上的选择。
人,不得不相信宿命。难怪有人说谋事在人,成事在天。虽然过于迷信,然而个人的努力固然重要,还需要关键时刻、关键过程的活力与定力,需要成功的人必须具备的霸气与运气。
所以,当学生再一次问我,准备补习的时候,我只能给予她这样的答案:你的目标是什么?
是的,你的目标是什么很重要。如果目标不过如此,又何必强走弯路?
人生不只有一条起跑线,还有加油站呢。当你输在起跑线上的时候,你还可以在加油站重来,再一次出发。
当然,如果你不想承认你的失败,你需要给自己一个机会,证明自己。即使失败,也无怨无悔,那么,来补习吧。补习会给你一次重新定位人生的机会,重新起飞的跑道,明天另一种你需要的生活的开始!
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这句道理虽然很老,却是生活总结出的真理。
生活可以反复开始,生命却不会重来,给自己一个机会,机会会给你一个惊喜的舞台和幸福的世界。
无论补习,或者不补习。
都是为了诗和远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