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美丽铜鼓:春到西向看梨花

(2016-03-28 13:32:30)
标签:

杂谈

#宜春旅游# #美丽铜鼓# 我是在氲氤如梦的季节,来到西向的;我是在久已向往的心灵冲动中,来到西向的,我是在阳春三月的末端,有点倦怠的午后,来的西向的。我来这里,完全是因为她,对,因为她,梨花。
西向,铜鼓一个因为乡镇的撤并,快要被遗忘的角落;一个因为浓郁的民俗六月晒红节而驰名远方的山村;一个因为冬罩云雾,春赏花,夏秋梯田映彩霞的地方。

还因为西向有一条河,一条不舍昼夜,潺潺地向西流去的河流,令人牵址。它碧波清澈,鱼儿自由自在地游着,遇人不惊。两岸梨花,倒映在水中,青的是水草,洁白如蝶的是梨花,石头划破宁静的微波,这时,鱼、鱼、鱼,会跳出水面,动与静中,一幅生动的情景,揭起一帘幽梦。
抬头望去,蓝色的,是天空;丝丝如絮,或者朵朵飘荡的,那是白云;而一簇簇雪白的如蝴蝶般落在嫩绿的叶子之中,或者枝丫之上的,那,就是梨花。

西向老表有种梨树的传统,房前屋后,山坡上,河流边,都成为了梨树生长的天堂。于是,春天来了,桃花,油菜花盛开的时候,在西向,形成了最独特的风景。梨花笼罩着农舍,小桥流水中梨花飘落,清香随水向西-----
或许,因为倒春寒。今年西向的梨花,比往年要开得晚些。使得西向的风物,有了另一种滋味。油菜花,桃花,草籽花,梨花,同时竞艳。穿行在西向的路上,或者,流连于老表的家院,与花同行的感觉,陪伴着你,温暖着你,赏心悦目。

生活中,我们习惯了桃红李白。在桃花与李花占据红色与白色的阿娜里,柔情沉积,蚀骨铭心。似乎忘却了她,梨花独特的容颜。不像桃花那样灼灼其华,不如李花那样星小随意,更不似油菜花依靠金黄与嫩绿的对比获取轰轰烈烈的赞叹。梨花有自己的仪容,在春天这个万紫千红百花争妍的日子,她淡淡地开放,如团如簇,花和花紧紧地靠在一起,亲密得让人动容和向往。她的洁白,是区别于桃花的红,越过了李花的白的。

粉淡香清自一家,
未容桃李占年华。
常思南郑清明路,
醉袖迎风雪一杈。
如果把花比喻为女子,在春天里,群芳行云流水,总让我们心动神驰。岁月易老,青山默默地玉树临风。

梨花的花期很短暂,当梨叶悄悄地生长,梨花就把自己的美丽收起,静静地,低调着。她就是这样的女子,不是唐诗,也不是一阕宋词,而是清朝纳兰性德的婉约,在花的世界有着自己与众不同平仄。

鬓云松,红玉润。
早月多情,送过梨花影。
半晌斜钗慵未整,晕入轻潮,刚爱微风醒。
露华清,人语静。
怕被郎窥,移却青鸾镜。
罗袜凌波波不定,小扇单衣,可耐星前冷。

而西向,当梨花开放的温柔里,蓝天下,青山里,炊烟中,游人来来往往。色彩艳丽的服饰与洁白的梨花,织成了属于西向独自的美景。那山、那水,那个人,就在梨花深处,就在心中,让我不时地想起-----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