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谢小利,生命的最美让我泪流满面

(2013-02-04 10:13:05)
1月31日下午,放寒假回到四川老家的山东科技大学大四学生谢小利,外出时勇救落水儿童不幸溺水身亡,年仅24岁。谢小利生前学习成绩优异,已被保送本校研究生。网友们纷纷留言,称她是最美女大学生。

面对媒体上刊登的谢小利生前的像片,她那美丽的笑容,鲜活的青春,我泪流满面。一个大学生面对另一个需要救助的生命,她豪不犹豫地作出了义无反顾的选择。用她年轻的生命,谱写了最美的挽歌。如果一切可以重来,谢小利或许还会这样做。面对这样的崇高,我想起陶渊明诗:亲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死去何所首,托体同山阿。正因为这样,陷入悲痛和活着的我们,却不得不在痛惜抱憾的时候,进行理性的思索。


近年来,大学生为了营救溺水者英勇献身的事件,时有发生。2009年湖北长江大学三名大学生,为营救落水少年牺牲。2010年新疆青年,就读于重庆某职业学院学生刘开瑾,利用暑期期间在蚌埠打工,因为拯救落水儿童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2012年湖南新化19岁女大学生为救落水儿童牺牲-------

如此多的悲剧,我想如果我们的学校能够教会学生,遇到诸如溺水、火灾、电击等危险事故施救和自救的知识,或许谢小利们的营救代价不会如此惨重。如果谢小利们上网的时候,能够关注到这一类新闻,并思考如果自己遇到这类情况的时候,该以怎样的行动,减少不必要的牺牲?上网搜索一下相关救援知识,或许结果就会与现在不同。谢小利牺牲在自己的家乡,如果谢小利能够参加更多的农忙活动,了解家乡那座山峰最高,那口池塘的水最深,或许谢小利就不会那么盲目地跳水施救-----太多的如果啊。我们学校、家庭、社会缺位了;我们的书本知识,缺失了;我们的父母、老师、长辈们,缺席了;我们的学生自己,缺课了。

今天的社会,从踏进学校门那一天开始,升学就成为了沉重的负担,压在莘莘学子的肩头。很少干家务,更不要说干农活。生活的空间就是家里与学校,生活的轨迹就是教室---食堂---宿舍。越来越重的书包,把学生们圈在封闭的象牙塔里。而书本知识,围着高考编写,围着一张文凭编写。毕业证,学位证,计算机等级证,英语等级证-----各种证件俱全,唯独少了一张应对复杂生活的心理合格证,少了一张遇到危险灾害如何施救和自救的技能证。


谢小利走了,她就像那个救丹顶鹤的女孩,留下一首沉重的歌,让人扼腕,为这种最美感动的流下热泪。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