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之爱----陈寿生老人抚养邻居小孩的故事
(2009-10-26 12:00:40)
标签:
杂谈 |
一句话,甘苦27年。“爷爷”陈寿生,因一句承诺,抚养邻居的三个孩子,27年无怨无悔。
一封信,两行泪。“小孙子”考上重点高中了,却不愿上学,并给“爷爷”一封信。老人泪流满面,对孩子们恩深似海的他,却责怪自己“害了他……”
再苦难的生活,于生命都是一个浸泡的过程。只要有爱,生命之花必将绚烂绽放。
一 10月15日,新学期开学已经一个多月。
这天上午,铜鼓中学学生罗娟的父亲带着一位身材瘦弱的男孩来到学校教务处,拿出学校的录取通知书,请求学校收下这位学生。
男孩叫陈焕章,铜鼓县温泉镇义田村人,初中毕业后辍学在家。罗娟的父亲说,陈焕章与女儿是初中同学,因为家贫,一直没来报到。
“陈家实在太困难,他读不起书。从出生到现在,一直由他的邻居陈寿生夫妻扶养。其实,焕章是个品学兼优的好孩子啊……”说着说着,这位家长竟哭了起来。
二 一座破败的古庙,一张没有架子没有蚊帐的床,一口锅支撑在三块土砖上,吃饭的桌子只有三只脚。
这就是陈焕章长大的地方。陈寿生老伴在给一个女人梳头。这个女人叫林景娥,是陈焕章严重智障的母亲。
陈寿生满头白发,看着陈焕章的目光充满慈爱。“焕章这孩子的故事,要从三十年前讲起……”
陈焕章的父亲叫陈三有。年轻时因病落下残疾,一直是义田村有名的特困户。直到 50岁才经人介绍与生活几乎不能自理的林景娥结婚。
结婚前,因对陈三有不放心,女方要求,陈姓家族要派人作出承诺:帮助陈三有把小孩带到三岁。作为邻居,又共姓一个陈,陈寿生答应了。
1982年,陈三有的第一个小孩呱呱落地。两个月后,陈三有要回了孩子。数天后,陈寿生夫妻去看孩子,却告知孩子死了。陈寿生不相信:“在我这里都活灵灵的,到你那怎么就死了?”陈三有骂他多管闲事,还拿起棍子要打他。陈寿生不答应,直到从医生那里证实孩子是生病不治才罢休。
村里的好心人劝陈寿生,好歹不是你家的人,你操那么多心做什么?陈寿生说:“那是一条人命啊!”
1985年和 1988年,陈三有的第二、第三个孩子相继降生,陈寿生夫妻都抱回了自己家,再也不让陈三有带回。如今,他们都已长大。按义田村陈家族谱,他们与陈寿生同辈,但他们都叫陈寿生爷爷。
三
1990年,陈三有的第四个小孩陈焕章降生,陈寿生照样抱回了家。一个月后,夫妻俩考虑到未来负担,犹豫再三,把孩子送回了陈三有家。虽然这样,上屋孩子的哭声,却时常牵扯着他们的心。
焕章小时候,常常被陈三有丢在村路上、禾坪边。因为饿,田头地角,焕章抓到什么都往嘴里塞。长大一点,陈三有就把他带到镇上,让他去餐厅捡别人吃剩的东西。
陈寿生流泪说:“孩子可怜啊……”那时,他总是想尽一切办法,给小焕章弄点吃的。
因为家里缺衣少食,陈三有给孩子立了个规矩:肚子饱,即使到了吃饭的时候,也不许吃饭。以至于今天,陈焕章也有这个习惯,因为这样可以节省。
尽管这样,陈三有的生活还是难以为继。焕章四岁时,陈三有决定将他卖掉,陈寿生夫妻闻讯,大骂了陈三有一顿。不甘心的陈三有丢下一句狠话:要带你们带。陈寿生咬牙说:“带就带!今后,我再也不让他们三兄弟分开了。”
陈焕章打小就很懂事。有一次,他上山砍竹子,不小心让竹尾巴扫到眼睛。为了不让爷爷看到,更怕爷爷操心、花钱,陈焕章直到天断黑才回家。第二天,眼睛肿得如核桃般。陈寿生夫妻心痛得直流泪:“孩子,再苦也不能这样啊!”
十岁那年,陈焕章生了一场大病:肾炎。镇卫生院的医生看后,摇摇头说:“可能没治了。”陈寿生一边哭,一边背着陈焕章朝县医院跑。卖掉家里唯一值钱的一头猪后,老两口守在病床前,寸步不离。没多久,陈焕章奇迹般从死亡线上挣扎了回来。
曾有人劝陈寿生去找村上、镇上要钱、要照顾,或者干脆把包袱丢给政府。陈寿生听在耳里,却不搭理。但听到陈焕章兄弟仨叫他爷爷的时候,他总是笑得合不拢嘴。
今年 10月 5日,陈三有走完了他 78年的人生之旅。临终时,他对陈寿生说:我这辈子欠你的,只有下辈子来还了。说完,他指了指妻子林景娥。陈寿生说:你放心,我们会照顾好她。
四
陈焕章从来不在晚上学习,为的是尽量省电。写字没有纸,他就到废纸篓里捡别人用过的,修剪整齐后装订起来用。
长大点后,陈焕章喜欢在周末赶到县城,去新华书店看书。清晨 6点从家里出发,不吃中饭,晚上断黑了才回家。新华书店的店员熟悉了这个沉默的孩子后,都不去打扰他,有时还向他推荐一些好书。
在同学们的眼中,陈焕章的知识特别丰富。关羽、岳飞、林肯、牛顿等古今中外人物的故事,他知道很多。同学戏称他为“陈博士”。
老师也喜欢这个勤奋好学的学生。从小学到初中,虽然期间因病休学了两年,但陈焕章获得的“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学科竞赛奖、小创造小发明奖等奖状,已贴满了一面墙。
焕章会读书,这是陈寿生最大的骄傲,也是他最大的心病。“孩子每拿一张奖状回来,我这心里,就紧一分。”陈寿生说:“我已经 70岁了,没能力去赚钱供他读书了。”
今年夏天,陈焕章如期收到了省重点铜鼓中学的高中录取通知书。他看了又看,摸了又摸,最后还是默默地把它收了起来。说到这件事,陈寿生忍不住老泪纵横:“我爸爸临终前告诫我,48岁后再也不要带人家的小孩,否则会害了别人。现在,父亲的话应验了。是我害了焕章啊……”
秋天,新学期开学了,陈焕章再也没有像过去那样背起书包,满怀希望地走向课堂。房前屋后,田间地头,陈寿生总是背着他悄悄拭泪。
心疼爷爷奶奶的陈焕章给两位老人写了一封信:“爷爷奶奶,我知道你们想供我读书,却无能为力。我不怪你们,你们对我已是恩重如山。没有你们,就没有我们三兄弟。你们不是我的亲人,却远胜过我的亲人。现在你们年纪都那么大了,我不忍心再增加你们的负担,让你们操劳,如果在我读书期间你们有一点闪失,遇到什么不幸,那将是我终生的遗憾。因为人生最大的悲哀就是‘子欲养而亲不在’。因为我还没有报答你们,因为我一直想要报答你们。所以,请你们二老不要记挂我,好好保重。”
五
陈寿生对生命的珍爱,陈焕章生命力的顽强,感动了无数人。铜鼓中学决定,免除陈焕章一切学习费用,并迅速为他办理了入学手续。
近日,学校还为陈焕章建立了爱心账户。学校的师生们纷纷将浓浓的爱心输入到账户中。陈焕章的饭卡上,有老师定期给他打入的菜金;他的宿舍里,不时有老师端来饭菜,有素不相识的同学给他送来衣服和学习用品。
陈寿生家里,这几天也特别热闹。一批又一批志愿者及政府工作人员来到这里看望老人家,向老人致敬。
面对这一切,陈寿生笑了,陈焕章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