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宏大构架中展示麻城文化内核
(2022-11-23 22:43:17)
标签:
麻城文化简史李贽孝善 |
分类: 文学评论 |
英国著名学者马丁·雅克说:中国其实并不是一个国家,而是一个“伪装”成国家的文明。中国历史形成的过程,也是中华传统文化形成、发展的过程。在中国历史发展过程中,文化对延续中国、传承中国、发展中国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文化的发达、兴起和繁荣,支撑起了中华民族波浪式前进的不竭动力。中国文化史,就是一部厚重的中国历史。
从考古界发掘的文化遗址看,在远古的新石器时代,麻城大地上就有先民们生活的遗迹。麻城文化史,是5000多年的中国文化历史的一个组成部分。由市政协组织编纂出版的《麻城文化简史》,首次运用文化史理论进行构建,把飘散在历史时空中的一颗颗麻城文化的尘埃,像串珍珠项链一样拾掇在一起,在宏大的历史构架中展示了麻城文化内核。
线性轨迹中擦亮麻城文化底色。麻城文化最基本的底色是什么?孝善文化、红色文化、移民文化、科举文化。《麻城文化简史》透过时间的经纬,精准把握麻城文化最亮丽的底色,使读者在读完全书后,不仅了解到麻城是孝善之地、红色名城、移民圣地、科举之乡,更能在简约的文字中读懂麻城何以能成为孝善之地、红色名城、移民圣地、科举之乡,完成一次阅读思路上的逻辑闭环。
重大史实述评中彰显麻城地域特色。地方文化史的首要特征是凸显地域文化特色,《麻城文化简史》在文化史述评中,紧紧抓住麻城历史上的重大史实,如“湖广填四川”大移民运动、明代麻城科举文化鼎盛天下、李贽寓居麻城等,将麻城历史演进中的移民、教育、科举、文学等领域的重大史实贯穿于麻城历史发展的立体维度中,彰显独具麻城特色的文化积淀和地域特色。
取舍有度中标注麻城文化注脚。人类发展的历史就是一部文化演进史,但文化史决不是历史简单的提炼和取舍。麻城厚重的历史文化中,历经岁月的沧桑洗礼,能够在历史时空中闪耀着熠熠光辉的并成为麻城文化注脚的,如发生在麻城大地上的以少胜多的经典战例春秋吴楚柏举之战、唐代著名诗人杜牧吟诗杏花村、宋代苏东坡歧亭访友、晚明麻城成为全国学术高地等,书中均不惜浓墨重彩进行重点述评,而其他绝大多数不具有文化史意义的日常文化事件均较少涉及。
《麻城文化简史》能比较全面地叙述麻城各个历史时期的文化发展轨迹,是麻城文化文史研究的一个最新成果和一个新的高度。编写者多为地方文史专家和作家,治学态度严谨,文字功底扎实,但纵贯全书,仍感觉有的章节志迹过多、有的内容不够全面和准确等缺憾。但我想,该书的丰富性、史料性是不容置疑的,读者诸君都能从中触摸麻城这座千年古县沧桑肌肤下包裹的沉厚脉象,体悟到麻城这座孝善之乡丰富的城市精神内核。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