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天涯网友搭扣先生对《骑士的摇滚》的点评

(2008-04-23 18:23:19)
标签:

文化

 

感觉你在抚摸着一个伤痕累累的灵魂,喃喃的说:朋友,朋友。我们曾经一起走过。

(灵魂:此处采纳这个解释——灵魂是指一个人的自我意识)

我想,那个栖居在无觉的肉身之内的灵魂,是可以感觉到的。

连带想起了崔健,摇滚王者,他不曾屈服,也不想媚俗,他坚持了自己,敬重他。还有,在心底里,一直悄悄把王小波看成是文字摇滚大师。不敢说出来,怕人家笑话。可是,他真的是极具摇滚精神的写者。他的‘门下走狗’怕是不理解我的这个比喻所在吧。

这样说,是在说,吴为摇滚的还不够彻底和完全。

刚才看了你的修改稿,直言一句:那种喃喃的情态似乎被消减了,你和吴为的距离远了,吴为和社会的距离近了。我不知道这样说,你是否明白。我想在吴为的摇滚里,社会被迷幻的光彩不时的照到,且色彩斑斓,节奏强烈。我们不说是非,我们说人性说自由。

你用节约的笔墨控制了吴为的精神历程和肉身历程,不批评但暗含倾向。连吴为的某些迹近无赖的行为(确实是地道的中国式),都给读者留下了原谅他的理由,纯粹了文字的指向。

感觉把吴为定位在植物人上是有想法的,也就是说,这个故意是巧妙的。如果,吴为不在了,那么,‘我’必定要直面亡灵。那么,不作批评,暗藏惋惜的目的,就无法达到。面对一个植物人,面对那个尚栖居在肉体内的灵魂,植物人反而更便于你与他的灵魂的沟通。我相信,你的喃喃自语,是绝对可以抵达那个伤痕累累的灵魂的。

题外话:请允许咱做个猜测。(题外话,也就是我阅读的副产品。)

少年的你们之间的契合与后来的疏离,也很精彩(当然,那是时间做了帮凶,赫赫。)。正义与邪恶间的犹豫与确认,应该取决于价值判断。此点,便是我放不下此文的缘故。那么,你选择不批判,见倾向的写法,让读者的感觉始终游弋在良心和恶念角力的状态中,把取舍褒贬的权利,完全交给了读者,大气而且聪明。也许你自己未察觉到这点的妙处。

你如此落笔,应该是一个长期写作的写者之经验的直觉体现。(这个题外话,我的揣测成分居多,莫怪。不过,我一直相信,一个老到且有多种经验的写者,很多东西的表现会演绎出无意识不自觉的准确和力度。)

顺便说一下我的阅读原则:一般的文字,我不是看它的道理,是它的味道。从感觉味道浓淡中,体察写者的心。是非的判断不是我浏览文字的目的。文字的语境和意境,节奏和韵律是重要的,对阅读有直接的影响。它们会诱引读者介入文本之中。它们反映出写者的修养层次和了解世界的深度,以及表达事件的水准。之所以说,你改写的逊色于前一个,是因为你进去了,走进了文字。而第一个,你在外边,但是心绪在里面。改写的却表现出‘身心俱在其内’的倾向。这里没有对错,只是我觉得不合算。一个用心的读者是不甘心有外人干扰阅读的。写者的进入,肯定会干扰阅读。使阅读需要不断的排除写者对于文字的直接侵入所带来的影响。(侵入:指图解式的表达。)

阅读是写者交付作品后,不该干预的事。阅读也是很私人的行为,就像写作一样。写者不是为一个人或者一群人写,是为了事件的真相,是为了‘人’,是为了解释‘人’和自然和社会的关系,帮助‘个别的人’确定自己的位置。一个文本,可以提供给不同的‘个体’以多样性的参照物,那样,写作的价值和意义才可以被个体顺利的接受,阅读者的再次参与文本,是开明写者的意外收获,不是必然的。(小说这样,散文确实是需要写者进入的,那样互动才有了依据。)

我这人口不择言的瞎说,请不要介意。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