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类: 我谁与归 |
向往与渴望
向往与渴望,这是现代人普遍具有的心理症状。分析起来,两者多有区别。
渴望,是一种迫切而强烈的需要,常常直接而简单,从字面是解释,就是你像渴了要喝水那样望着;向往,则是一种长远的心理期待,基本上与现在的生活不沾边,又和现在的生活完全不同,而且注定了不能马上实现,所以才叫做“向往”。
现代社会过于丰富多彩了,人的生命也过于纷繁复杂了;生命的空间有限,而生命的触角却太多,四出伸展,到处攫取,捞了很多很多的东西,却凌乱的堆积着,以至于需要时却无法找到;生命自身以外的社会中,还有更多更美更有吸引力的东西,在你的视野里招摇着,而你的触角却无法触及,只有看看的份儿……于是,便产生了很多很多的渴望和向往。
其实,很多渴望和向往的东西,生命原本就有的,只是不知道给对方在哪里了,以至遗忘了,比如骑驴找驴,比如手心里攥着钥匙却到处翻箱倒柜骂骂咧咧的寻觅……
渴望因为是迫切的直接的,所以尽力立刻去满足则可;向往呢?
现代生活过于的丰富多彩,一直成了一种压力;人们想逃离这种压力,期待一种简单适意的生活形式,于是,向往产生了。
有人向往男耕女织的简单质朴的生活:在满天朝霞的辉映中,在山村纯净的清新空气里,男的扛着锄头,女的提着菜篮相随出门了,身后跟着那条狗,身边围着一群鸡,还有小径上的野花,小沟里的小鱼……
很美很诗意是吧?但这只是你坐在电脑前,或者对这车水马龙的大街、或者在灯红酒绿之余浮上心头一个美丽的画面,不是男耕女织的全部;男耕女织的主旋律是“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是沐雨栉风披星载月……也许,你并不是真的要去自己耕耘织布,只是想在没有喧嚣的山水田园,进山采野果,下水捉小鱼……而已——但这不叫做“男耕女织”,而是游手好闲!
这种向往的终极表现,就是“归隐”或者“出家”。无论胸怀祖国还是放眼世界,已经无处可隐,也就无处可归了。出家么?出了三口或五口之家,进的却是另一个不伦不类的“大家”——有住持、执事和知客师,以及其他很多各种级别的沙弥,无论庙还是庵,也要努力“创收”的,不然年终奖金也没着落的……
所以,渴望是现实的,该努力去实现,活人别让尿憋死,更不能渴得不成人形;向往在没事的时候尽可以去向往,别把向往当真——若真辞了省长或教授不做去男耕女织了,没准就要饥寒交迫了。
渴望的立即去实现,向往的用来调剂生活。现代人有涸泽而渔之力,焚山而猎之能,还不能调理好自己那颗小小的灵魂么?要不,自己回过头来,在自己的生命的仓库里拾掇拾掇,说不定你所渴望和向往的,那里面早就有了呢……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