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投诉,我骄傲

标签:
投诉跨国维权杂谈 |
分类: 封面报道 |
文/苏渝
英国人克莱夫·泽特曼是个投诉专家,不惑之年的他自20年前第一次尝到了投诉的甜头以来,已经写过5000多封投诉信,也因此获得了无数战利品,包括免费度假、免费大餐、免费零食等等。对于这个城市商业诉讼律师来说,投诉就像大作家写短文一样,纯属练笔消遣。泽特曼就是利用上下班乘地铁的时间写了这么多投诉信。在他看来,英国人一味退缩,“只敢背后抱怨”,不能勇于寻求有效方式维护自己的利益。
其实,不仅是英国人,息事宁人是人类共同的文化,“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也不仅仅是中国人的古训。事实上,很多人选择吃哑巴亏,大多缘起于没有投诉意识,遇事想得太多:“这件事可以投诉吗?值得吗?怎么做?会有什么结果?”事实证明,这一连串的问号从来没有给人带来柳暗花明的结局,更多的人因此不愿跨出第一步。
Lizzy第一次坐飞机,是从中国飞去英国留学,就遭遇了飞机因天气原因延误。同行的同学们一起去服务台要讨个说法,航空公司很友善地赠送了晚餐券,并道了歉。大约4个小时后,迟到的飞机终于把她们送到了中转站香港,已经是凌晨1点了,巧的是下一班飞机竟然也误点。出乎意料的是,好说歹说,她们都没能顺理成章地搭上这班机,而是改签到了第二天一大早。
尽管航空公司安排了住宿,但一路折腾,洗完澡已经是凌晨4点,为了赶9点的飞机,7点钟就要匆匆爬起来。这让从未失眠过的Lizzy生物钟彻底紊乱,在接下来10多个小时香港飞伦敦的途中怎么也睡不着了,还得了重感冒。更让人窝火的是,这一改签,让她们彻底错过了接机的校车。雨蒙蒙的伦敦傍晚,两个女生肩背手提着全副家当,又是坐长途,又是拦出租车,终于在午夜到了宿舍。
安顿好后,Lizzy就开始整理在机场拍下的飞机晚点的照片,并扫描机票、大巴车票,打算投诉。同行而来的同学看到Lizzy这副架势,并不打算加入,而是平心静气地劝说:“你第一次坐飞机不懂,飞机延误是常事儿;下一班机说机门即将关闭,不让我们乘坐也在理。别小题大做了!再说,都到了另一个国家了,你怎么投诉呢?不会有人理你的。”
这让Lizzy一时没了主意,又咽不下去这口气,毕竟下一班飞机直到凌晨3点才起飞,中间间隔了整整2个小时,机场却安排她们拖着行李跟着工作人员找房。要是能遇到个指点迷津的就好了。巧的是,真让她遇到了——同学Sara来之前曾在香港工作3年,自己也有投诉经验。
Sara曾通过一个网站订酒店,这家网站宣称能拿到最便宜的价格,否则全额退款。结果Sara这次还真的找到了更便宜的价格,一封投诉信过去,她的信用卡很快收到了退款。“香港的投诉机制很健全,你的情况直接给航空公司和香港旅游业议会写邮件就行。”
听了Lizzy的具体情况,Sara鼓励Lizzy一定要投诉,“我有次赶到飞机场时飞机已经关了门,最终还是开门让我登机了。更何况你那班飞机误点这么久,还尚未关门。理在你这边,怕什么。再说,就算无果而终,起码也发泄一下。”
回到宿舍,Lizzy立刻用繁体和英文写了2份投诉信,附上照片作为证据,分别寄给了航空公司、香港旅游业议会和香港消费者委员会,要求赔偿坐大巴和打车的经济损失50英镑,以及失眠、感冒等精神损失、身体伤害50磅。大约过了2个月,Lizzy连收到了2封香港寄来的信件——一封道歉信,一封是航空公司寄来的60美金代金券。尽管结果并不如意,但却让Lizzy意识到,投诉不是“厉害角色”的专利,“只要有理有据,就应该投诉。”
日本“全日本空输株式会社”因不可抗力导致飞机停班,但拒绝承担滞留的四位中国乘客的住宿费。中国消费者提出了正式投诉,该公司代表转成到湖北省消费者委员会致歉。
明确赔偿是根本
真的没办法吗?投诉是一门艺术,确实有窍门!
请戳http://blog.sina.com.cn/s/blog_3e7850a501017ydm.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