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一部影片为何让穆斯林世界集体愤怒?

(2012-10-09 14:43:51)

特约撰稿人 陶短房

 

    曾几何时,中东战略曾被认为是奥巴马政府的得意之笔:从伊拉克撤军;支持“阿拉伯之春”却又不走上一线,取得在穆斯林世界“价值观外交”的重大突破;揪住伊朗核问题不放,为美国在海湾地区的军事存在保留了充足的理由。

    然而一场“电影风波”似乎改变了一切:几乎一夜之间,奥巴马和美国在中东不再是那个无往不利的“站在后台的领导者”,而再次变成了昔日那个空有一身绝世武功却无从施展、左右为难的壮汉。

    这部引发轩然大波的电影名叫《穆斯林的无知》,制片人自称山姆·巴西莱,据说是美以双重国籍的地产商。该影片早在7月便以英文发行,因粗制滥造和不知所云而乏人问津。9月初,这部影片突然被加上阿拉伯语伴音和字幕再次推出,这次原本姓名不详的男主角变成了伊斯兰教先知穆罕默德,而这个主角被描绘为带领一群乌合之众胡作非为的好色之徒、嗜血领导者。

    按照伊斯兰教义,穆罕默德的形象是不能出现的,非但那些讽刺性的文艺作品会成为保守派穆斯林抨击的对象,即便是中性甚至歌颂性的,只要出现先知形象,对穆斯林而言都是“大不敬”。这样一部影片在“9.11”纪念日前夕特意用阿语推出,其刺激性不言自明。

    仿佛还嫌漏子捅不够大,9月7日前后,巴西莱公开发布侮辱穆斯林的言论,并拉来曾当众焚毁《古兰经》的美国“疯子牧师”琼斯等人为影片造势,最终导致中东穆斯林世界的集体愤怒。

    9月11日,反美示威、骚乱首先在埃及、利比亚和突尼斯爆发,埃及示威者扯去美国使馆国旗,换上宗教旗帜;利比亚班加西美领馆被袭击,美国大使史蒂文斯等4人死亡。9月14日是星期五,传统的穆斯林“愤怒日”,晚祷后各地穆斯林反美示威进入高潮,突尼斯、苏丹、也门、黎巴嫩、埃及等中近东国家均发生致人死亡的冲突。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