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时下的中国该以何种文明崛起?

(2011-03-02 16:07:05)
标签:

杂谈

分类: 读书

资源的有限性和不可再生性,根本地决定了“朴素的才是文明的”。

文 | 卢地亚

 

中国人最初心怀“天下”,并非是资本市场扩张和在全球范围内资源掠夺的诉求。中国的未来之路面临着什么样的问题,也许我们从历史中会找到若干答案,若将此历史回顾纳入15世纪以来的世界框架,便可获得一个较为清晰的视野。

《天下:包纳四夷的中国》以中国广阔的疆域为视野基础,跨越千年历史长河,系统梳理中国历史上重大历史阶段的内部问题以及华夏与四夷关系问题,包括诸多显而易见的历史教训,其最有效的视角是打破了现有的世界关系逻辑,提出新的文明向度和历史任务。本次新版,作者韩毓海做了大量的学术补充和修订。

就目前世界面临的核心问题,我们的文明该做出何种选择?在该书的序言中,韩毓海援引塞林斯(Marshall Sahlins)的观点——“贫困感”更多时候是被某种文明创造出来的,并由此成为造成巨大社会问题和人类难题的主观推力。既然如此,建构一种新的文明不仅是可能的,而且是迫切的。“追求一种朴素的生活、朴素的文明,不仅仅是先民、前人和‘落后’文明的不得不然,也绝不仅仅是人类的过去和历史,而正是我们的现实与未来。正是自然资源的有限性、不可再生性,从根本上规定了:朴素的,才是文明的。”韩毓海认为,“所谓‘贫困’,是指人的欲望永远的不满足,是对少数人无限制地积累财富的贪欲不予节制。” ■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