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中超球员体能训练量不及70、80年代一半
(2018-09-13 17:47:01)
西宁海拔2216米,比海埂高330米,空气含氧量相对减少,很多人到此都有头晕、气短、心跳加快等较明显的高原反应。若走路、上下楼梯稍快,或负重,很容易气喘吁吁、疲劳,长跑成绩比平原要差不少实属必然。据介绍,西宁很少举办乒乓球、羽毛球等“小球”大赛,因球速更快,导致出界太多。连当地人平时健身锻炼,羽毛球也要用最重的那种。
所以,为安全故,第27届“中华杯”元老赛(50—59岁组)的比赛时间比标准的90分钟少了30分钟。
但高海拔和年龄却丝毫没有影响一群年近花甲的“老人”对足球的挚爱和激情,他们中有的是前职业球员,如前山东队矫春本,有的是年轻时在体校接受过训练,而更多是来自各行各业的纯业余爱好者,工人、医生、企业管理者、文化工作者、厨师……千里迢迢而来,有的坐30个小时的火车。到西宁第二天就比赛,15支球队、4个小组,5天的赛程,中间休息一天,最后还要一天双赛(非一周双赛)。
千里迢迢而来,筋疲力尽而归。为伊消得人憔悴,衣宽带解终不悔,这一切皆出自对足球的那份挚爱。
“中华杯”元老赛创始人、已83岁的中国足球名宿韩重德介绍说,这个毫无功利的比赛创始初期曾举步维艰,无立项、无拨款、无赞助、无申办人……他不得不四处奔波、到处化缘。开始几年也是“吃了上顿没下顿”、今年不知明年事。但坚守之下必有结果,近年来随着“世界第一运动”日益升温,“中华杯”元老赛也逐渐成为了国内中老年足球的一面旗帜。不仅“中华杯”元老赛已在做自己的“五年计划”,有参赛者豪情万丈的表示要参赛“到100岁”,而且全国各地的多个元老赛也应运而生。如今,每年元老赛的参赛者已达数千人之众。星星之火,已成燎原之势。
由此想到了一个非常基础的问题:中国足球有多少“人口”?
约十年前一个很流行的说法是:中国的“足球人口”只有800人。这个数字还经常被拿出来作为各级中国国家队大赛成绩惨不忍睹的“注解”。李明打亚青赛的国青只有120人可选,宿茂臻所率国少是从64个人中选出来的,“所以输球在所难免”……最后是中国的“足球人口”只有8000人。
“足球人口”何以计?以踢球为业?足协登记?那坐30个小时到西宁高原一日双赛者算不算?数千名每年都参加元老赛者算不算?
我还与此番参加元老赛活动的名宿李应发、董良田聊到了70、80年代的足球体能训练。广东、辽宁足球当年都有相似的体能训练内容,深蹲70公斤、(或半蹲150—180公斤),一组5次,然后1分10秒内完成400米跑,接着十级跳400米,单腿跳200米(左右交替),一堂训练课共10组,时间一个多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