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论张玉宁远射挂死角进球的意义

(2018-08-17 16:43:51)
论张玉宁远射挂死角进球的意义

     

张玉宁远射挂死角进球后,我一直对CCTV5解说沉闷的轻描淡写耿耿于怀。

 中国的足球电视解说大多在缺乏激情和大惊小怪两端摇摆,不少人很“没起子(北京话“逼格”的意思,差不多相当于“不大气”)”,场上一点有利于“己方(大多是地方台)”的风吹草动,即激动到失控边缘。若再进个球、或场面壮观些,即声嘶力竭到无法自持……

 所谓激情解说,当然亦不等于整场扯着嗓子喊、持续高分贝,而是与场上形势发展息息相关,场上波澜不惊,你尽可平铺直叙,或分析原因、或讲点历史背景,甚至只点到拿球队员号码、名字为止,但到关键、精彩之处,却需情绪高涨、浓彩重墨、细节无限展开,直到淋漓尽致、尽兴而归。

论张玉宁远射挂死角进球的意义


但张玉宁一个中国足球多年未见的国家队级别大赛激情进球,CCTV5解说的第一反应几乎是无动于衷,接着虽有几句“挺高评价”,但毫无激情,且根本没有细节描述,没有横向、竖向比较,属“草草了事”,然后没展开说就又被比赛“牵着鼻子走了”。 

 让我更郁闷和耿耿于怀的是,众多其他媒体也接着被亚运会的比赛“牵着鼻子走了”,没人愿意停下来认真、仔细的评价、总结下这个具有“标志性”的进球。这个“标志”在于,中国足球各级国家队必须对进球、高质量的进球有高标准的追求。赢球诚可贵,进球价更高,若无精彩处,一切皆可抛。你没有对经典进球的刻苦追求,你还不止是不能赢球,你还只能踢出屁滚尿流、丝毫没有观赏性的足球。

 这一进球绝对是“出道”多年、却各级国家队很少进球的张玉宁至今为止最精彩的一粒进球,它甚至还是多年来中国各级国家队屈指可数进球中最精彩的一个。

 此球的精彩在于它的“逼格(据说此词系英语big(大)的音译)”,体现了张玉宁的追求卓绝,心有多大,射门的“逼格”就有多大。先一个人球分过就很不同凡响了,张玉宁以经常站在对方禁区里面对几名后卫贴身防守,对判断对方后卫的反应、如何摆脱还是很有体会的。然后再不等对方门将出击、多名后卫逼近,即20米处果断脚弓大力平推球门远角,他射门的角度、力度远远超出对方门将能力所及的范围,若换成世界级门将布冯、德赫亚守门,此球很可能仍照进不误。

 在此之前,类似的情景我们看过了中国各级国家队太多这样的射门(先不提那个人球分过):将球直接射到门将怀里;射偏、射高;磨磨唧唧、哆哆嗦嗦继续带球被门将扑住;将球带出底线;被对方后卫破坏,贻误战机……

 从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到现在40多年,各级中国国家队大赛你都记住了谁的、哪个精彩进球?于大宝12强赛对韩国人群中几乎看不清过程那个头球?武磊20强赛对输赢无所谓的卡塔尔那个进球?赵旭日2005年世青赛对土耳其那脚远射?……是我这个老球迷记忆力已支离破碎,还是这么多年中国各级国家队实在是打着灯笼也找不出几个让人能记住很多年的精彩进球?反正再往前想,我就只能记住范志毅在徐根宝那支国奥队对朝鲜有个高高跃起头球贴横梁下沿入网,1984年亚洲杯半决赛对科威特李华筠进过个狂奔近20米的单刀球,1981年亚大区四强赛对沙特黄向东进过个20多米力拔千钧的远射,仅此而已。多乎哉,不多也,太少了。

 论张玉宁远射挂死角进球的意义


 别看号称“中国最好前锋”的郜林、武磊中超屡屡上演“十佳球”,或倒钩剪刀脚,或将身后传来的球顺方向大力射入……但离了大牌外援队友的传球和牵扯,别说郜林到了国家队关键比赛几乎从未进过球、武磊屡屡错过机会,郜林在亚冠进球都难得一见。不是畏手畏脚、未战先怯,就是机会之前过于激动、失去冷静、错失良机,最后只落了个“耗子扛枪——窝里横”。张玉宁的这个充满激情和想象力进球的可贵之处在于,他用冷静和良好的身体条件驾驭和包裹住了激情,用信心和实力把想象力变成了现实。

 论张玉宁远射挂死角进球的意义


 多年前,还在我为报纸主写国际足球之时,我曾在《足球世界》杂志上专门为范志毅在甲A联赛中一个空中鱼跃了5-6米的一个头球进球写了篇评论,为当年很少有经典进球的中国足球呼唤有更多的精彩进球。精彩进球是足球最重要的生命线,缺少了精彩的经典进球,足球就可以去死了。

 如今我再次大声疾呼、强调张玉宁亚运会对叙利亚远射挂死角进球的意义,非目光短浅的认为这个进球已达到了世界水平,或好的不得了了,张玉宁足以引以为傲了,从此中国足球就有了希望了,而是中国足球应该有更高的追求,张玉宁应该坚定不移、坚持不懈的在这条路上走下去,以此为起点,争取进更多充满想象力、天马行空般的进球。唯如此,中国足球才能登上更高的舞台。不如此,母宁死。

论张玉宁远射挂死角进球的意义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