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皇后的嫁妆

(2007-12-17 10:46:00)
标签:

杂谈

    皇帝的大婚和皇后的嫁妆
  梁发芾
  近日看毛立平的《清代嫁妆研究 》、申学锋的《晚清财政支出政策研究》,从中看到了清朝皇帝大婚的花费 ,大婚时皇后的嫁妆的辉煌。下面不妨把这些材料公诸同好,让我们看看人家大清打江山坐江山的气派。
  清朝皇帝大婚,典型的是同治和光绪。就看看这两位的排场体面。
  同治皇帝结婚,户部,相当于今日至财政部,拨出了450万两白银作为经费。另外,还支用了江宁织造55万两,苏州织造182万两,杭州织造110万两,两广总督37万两,粤海等关117万两,总共花费了1000万两。我没有查到当时清朝政府财政收入总额,但经过太平天国战争后,国内也是百废待兴的残破局面。当时全国财政收入大概五六千万两的样子,但同治皇帝结婚就花去近20%的财政收入,真可谓穷奢极欲。《中国后宫制度变迁》一书披露说,同治大婚时,仪仗队的花费是8万两白银,宫内各殿和皇后府邸所铺的踏垫花费白银25.118万两,各宫门灯3.33万两,帝后轿舆3.814万两,皇后銮驾4.85万两,龙凤被褥衬衣马褂10万多两。另外还花费赤金5000余两,皇后金册使用足金529两,金宝用足金550两。皇帝结一次婚,就花这么多,殊不知,皇帝一生还不只结一次婚,他还要娶小老婆,不过小老婆的花销要小一些。当然,皇家不可能计较这些。天下是当年祖宗抛头颅洒热血挣来的战利品,打江山就是为了坐天下,结婚花点钱算什么!
  光绪皇帝时候,满清政府已经内忧外患,风雨飘摇,慈禧老佛爷发出最高指示,要求节俭,工部也遵照指示, 决定大婚中所需彩绸数量,比同治大婚缩减三分之一,实际所用为22000匹。那么,也可以推算同治皇帝大婚花费了33000匹彩绸。光绪皇帝大婚的经费,首先由户部筹措200万两白银解交到礼仪处 ,又给各省摊派200万两。400万两的白银,很快就花得一干二净。第二年慈禧又命令户部拨了100万两,此后又要求户部筹拨50万两,光绪的大婚需要的经费就是550万两,当然比起同治是要节省近一半了。但这550万两可以买400万石粮食,可供160万人吃一年。这还不是全部花费,白银之外,还有6900两黄金,黄金的三分之二是用于皇后的妆奁,总共3800两黄金。
  有意思的是,皇帝结婚,皇后的嫁妆不是由皇后家准备的,而是由朝廷统一准备的。当然,皇帝的一切收入来自老百姓的赋税,就是说,皇帝结婚的一切费用包括皇后的嫁妆,全部是用老百姓的血汗钱准备的。皇后的嫁妆有详尽的礼单,东西是历历在目,但遗憾的是,无法从中推算皇后嫁妆到底花费了多少钱,占皇帝大婚经费的比例是多少。
  皇后的嫁妆包括内办和外办两种。整个内务府、皇宫、京城甚至全国都动员起来为皇后办嫁妆。由内务府置办的是冠帽鞋袜、珠宝首饰之类。内务府和京城办不了的项目,就由各织造和粤海关、逢锦山海关道等负责置办,各织造负责衣物等纺织品,粤海关监督、奉锦山海关道负责木器、皮张等,有些高级奢侈品,比如国外进口的钟表、穿衣镜等,国内不能置办 ,只能由粤海关负责到国外去采购。
  粤海关接到这样的项目,一时难以完成。礼仪处一再催促。粤海关负责人没有办法,就向朝廷叫苦,请求分拨给其他省份和机构办理。朝廷回答说,绸缎等项,并非粤海省所长,可以让各织造筹办,但玉如意、钟表等各式陈设以及正珠等物,如果粤海关办不了,其他衙门更无法承担。因此勒令粤海关筹办,不得推托延迟。粤海关无法推托,但又经费不足,监督崇礼不得不捐献自己的俸禄来筹办。这当然受到朝廷的表彰。连高级官员也要把俸禄捐出来给皇后办嫁妆,那么,全国的老百姓,承担怎样的盘剥,也可以想象了。
  同治皇后的嫁妆 ,共有572项,其中衣物有290项。列出这个清单一定是很有意义,但是这里无法一一列出,因为需要数页版面。所有妆奁内木器、陈设、金银、器皿等分六天抬进皇宫,每天100余抬,总共有六七百抬。光绪皇后的嫁妆从数量看比同治皇后的要少,据说有200余抬。但光绪皇后的嫁妆中没有多少衣物,主要的则是珍奇的家具摆设之类,数量虽少,而造价更高;尤其,在正式的嫁妆之外的“皇后大婚物品”、“随妆奁”和“后妃铺宫器皿”,并没有计入200抬嫁妆中。而这些物品的数量和奢华同样令人乍舌。
  满清皇朝灭亡之后, 紫禁城中俨然还有一位皇帝溥仪,也举行了隆重的大婚。收录到《晚清宫廷见闻》一书中的溥佳的回忆说,当时清宫向北洋政府提出数十万元的财政拨款的要求,大概是优待清宫的款项一直拖欠,所以清宫打报告要求拨款结婚。但是财政状况捉襟见肘,靠借外债度日的北洋政府哪有这等闲钱,就客气地拒绝了。于是,清宫就开始盗卖宫中珍贵文物来筹款,盗卖不足,又拿数千件宫中珍宝到东交民巷的英国汇丰银行抵押贷款。这些国宝最后都流落到国外。这样被盗卖的,说不定有祖上各位皇娘娘价值连城的嫁妆。经这样折腾,末代皇后婉容的嫁妆,末代皇帝溥仪的婚礼,在民国的首都弄得轰轰烈烈,也算十分体面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