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北大学子卖糖葫芦丢谁的人

(2006-01-20 12:23:00)
标签:

杂谈

梁发芾
 在北大学医的武小锋,毕业后找不到就业的单位,回到家里卖糖葫芦。他的母校,也是我的母校的一些老师说,武小锋为北大丢人。
北大老师的说法,也许有一定的道理吧。自己培养出来的学生,在社会上找不到职业,只好卖糖葫芦,如果连带地看,说明这些老师的水平也不行啊!一个人丢人,自然要连带到一群人丢人。如果培养出来的学生,都到好单位好行业就业,到中南海就业,还有什么话说!
可是,能到好单位就业,不给母校和母校的老师丢人,甚至给母校和老师争光,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啊!你知道现在就业形势面前,中国人在就业竞争中取胜的法宝是什么吗?
文革结束,刚刚恢复高考的时候,流行一句话:“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但是,很快,事实就证明这句话并不确切,于是就改为:“学好数理化,不如一个好爸爸。”在国家统一分配大学生毕业生的时候,一个好爸爸(比如好爸爸是省长)对于分配的影响,绝对超出你门门功课全优。一个社会关系多,亲朋好友占据社会重要岗位的毕业生,与一个没有任何社会背景,没有任何人际资源的农家子弟相比,其就业起点就高出不知多少档次。现在,国家已经取消大学生统包分配的做法后,毕业生完全自己到社会上找工作,他的社会关系,经济条件对于就业的影响,就更为严重的了。
而今,什么在决定着一个人能够就业,能够找到好工作?
一是,如果学生家庭背景好,父母或亲朋在社会重要岗位工作,尤其,如果父母亲朋是政府的官员,或者效益极好的国有垄断企业(如电力供水)的领导,或者像学校医院公路这样收益丰厚的事业单位的头头,那么,不用说,只要一句话,一个条子,一个电话,甚至一个暗示,甚至他什么都不说,他的儿女都会有很好的工作。这样人家的孩子,不用到长安街头卖肉(我的大学同班同学录步轩的命运),他也不必到家里卖糖葫芦。可是,农家孩子,父母亲打交道的对象就是土地,农具,粮食,蔬菜,哪里去建立这些关系呢?
二是,如果家庭经济条件好,能够拿出大把的银子,自然也可以摆平一切。不久前,一位即将毕业的学生打电话给我,说要贷款3万元,打通关节,进兰州的某事业单位,但后来证明,3万元根本不够。而另一朋友告诉我,他的孩子应聘某新闻单位,他找人打关节,花去4万元,其中2 万元先期投入,另2万元事成后再付。而另外一家医院,私下的条件是,进一个学生,需要8万元。而我的一个亲戚孩子,为了进一个三流的学校,也忍痛给校长等送了1万多元。就是说,现在,要去一个效益好,能够发挥专长,能够拿到体面的工资而不至于给母校和老师丢脸的工作,不好好出血,是根本不可能的。这就是说,贫困人家的孩子在负担了高额的学费之后,为了在社会上谋到一个稳定的饭碗,还得付出比学费更多的钱财,有的女生甚至不得不靠出卖自己的肉体来求一份工作,仅仅一份工作,根本无法谈到体面的工作。
这就是说,在中国目前这样的现实背景下,大学毕业生就业的竞争,经常就不是什么能力的竞争,不是自身人力资本的竞争,而是家长社会关系和经济能力的竞争,也就是说是学生社会资本的竞争。这种情况,越是基层,体现得越是明显。
这种情况下,要大学毕业生都能体面地就业,不给母校和老师丢脸,我看,就只有一个可取的办法,那就是一开始就不要招收来自基层的没有金钱,没有社会关系的学子,把大学真正办成有钱人,有权人的学校算了。我敢保证,这些家庭出来的孩子,将来都会有令人羡慕的体面的就业,不会有人去卖肉,不会有人去卖糖葫芦。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