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场独立——依存型与内外倾向

(2006-07-06 20:33:37)
分类: 基础心理
认知心理学中有个名词,叫做认知风格,指的是人认知方面的一些特点。比如思考型与冲动型,前者做事前要思考,考虑周到,但是解决事情比较缓慢,后者不加考虑,容易走弯路,但是速度快。还有一组认知风格就是场独立形与场依存型。这个来源于一个知觉实验——棒框实验。提供被试一个暗视场中亮度均匀的框和棒,棒在框的内部,二者都可单独作顺时针或逆时针调节,并且有读数盘随时将框和棒的倾斜角度显示出来。那么当给出一个倾斜角时,被试是如何估计倾斜角的呢?是根据框的线索,还是自身垂直知觉作为线索呢,或者2者矛盾时以哪个线索为主呢?研究发现,根据前者也就是框的线索为主的认知方式就是场依存型,倾向依据外在线索来判断,而后者以内在的垂直知觉为主的认知方式就是场独立型,倾向依据内在线索来判断。这种倾向普遍存在人的不同时期和不同认知内容。
 
而内外倾向最初来源于佛洛伊德的弟子荣格的性格理论,认为性格可分为内倾和外倾两种情况,前者将里比多倾注于内,后者倾注于外。前者的表现是看待一切事物以自己的观点为准则,喜欢估计,较沉静,好疑虑,对外人有戒心。反之外倾的人善交际,好活动,易受情感支配,乐观开朗,依据客观来判断。简单说内倾相当于我们平常所说的内向,外倾为外向。
 
很明显,场独立依存与内外倾向很有联系,有些人认为2个实际就一回事,有的却认为否。实际上,前者是属于认知风格,也就是认知这个心理过程的特点,后者属于人格特质,根据卡特尔的表层——根源特质理论,内外倾向应该属于根源特质。那么内外向是一个更加深层次和全面的特质,不仅是认知过程,情绪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也应该表现为内外倾的特点。而场独立依存只说明了认知过程的特点。
 
因此,内外倾向比场独立依存更深层次更全面,假如某人是内倾,那么其认知风格更多可能是场独立型,但是反之不一定成立,某人是场独立型,但不一定是内倾。要证明这个论点,只需要依次做棒框实验和人格心理问卷即可。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