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离弦之箭
离弦之箭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77,324
  • 关注人气:61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博文
(2015-11-27 15:00)
标签:

暗白人种

人类起源

东非

杂谈

分类: 历史随笔
很久以来我就有一个疑问,中东的阿拉伯人和欧美的那些一般意义上的白人是一伙的吗?一伙到,前者要组织这么多恐怖组织对付后者?近期的进化人类学的发展,给这一问题以清晰的解释。

人类起源于东非,这是新世纪来人类学的新发展,尽管中国考古学界还坚持中国人单独起源,但是事实胜于雄辩,基因是无法辩驳的,目前发现几乎所有人类都具有大约几万年前才突变的基因,包括中国人,而随着越往东,新变的基因越多,新人种也越多,原因在于人类有两次从东非迁移,第一次的人大多迁移到东亚,第二次跟第一次杂交的程度越多,那么新变的基因也就越多。

简单介绍下,这个迁移的过程,第一次迁移的人类是早期人类,第二次的是晚期人类,两者共同组成了目前人类的始祖,后者先迁移到中东附近,一部分留下了,一部分又往东行,留下的就是阿拉伯人更确切说是闪含人的始祖,东行的到了中亚附近又分手,一部分去往东北的高加索,一部分去往西南
(2015-11-04 15:30)
标签:

心理

本能

分类: 应用心理
当佛洛依德发现无意识之后,看似无懈可击的理性世界露出了冰山一角,原来人类也是动物,只不过更高级而已,且这种动物性还是人性的基础,而本能就是动物性的主要表现。

人类的本能大致有三类:性、生存和群体。性不止是人类,更是生命的最根本的本能,生命的最终动力就是繁衍,哪怕是生存也是为了繁衍,而群体则是为了更好的生存,生存和群体本能是由自然选择而进化产生的。当具备随机变异的生命产生之后,多样性就成为生命的特色,当生命所需的资源短缺的时候,生存斗争就在各种各样的生物中展开了,并形成了层层连锁的食物链。

性本能的目的在于交配繁衍,人类的动物性的一切活动归根结底都是为了交配,主要表现为兴奋这一基本正性情绪中,兴奋而追求、受挫而攻击,是人类先天的倾向,比如性兴奋而受挫导致的强奸,就是典型的例子。攻击严格意义上是性本能的表现,而非一种单独的本能,是保障需求满足的手段。至于佛洛依德的泛性论,有一定的意义,性本能是一切正性动力的基础,而非全部。

生存本能的意义在于保存自身,尤其在动物中表现突出,因为有了行为能力,能够躲避致命的伤害
标签:

决策

情绪

情感

分类: 基础心理

1.4结果

1.4.1情绪激发效果

首先使用SPSS13.0对23个情绪测题做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见表3-1。

表3-1 情绪测题的单因素方差分析

情绪测题

MSA

MSE

F

p

感兴趣

1.143

1.253

0.912

0.410

痛苦

21.234

0.286

74.333

0.000***

标签:

情绪

决策

教育

分类: 基础心理

2.情绪性质范式与风险决策

 

2.1评估决策与选择决策

Johnson和Tversky(Johnson, E.J. & Tversky, A., 1983)在研究中发现用由程度不等的悲惨新闻报道能诱发被试提高对风险事件频率的估计,而欢乐事件所诱导产生的愉快情绪状态能够降低对风险事件频率的判断。他们提出情绪泛化假设(affective generalization hypothesis)认为人们会倾向做出与情绪状态一致的判断,积极情绪会对风险做出乐观预测,低估风险,而消极情绪会对风险做出悲观估计,高估风险,并假设人们一般即使了解情绪状态的原因,也并不清楚情绪状态与反应之间的联系。

 

Isen与patrick(Isen, A.M., Patrick, R.,1983)研究积极情绪对风险判断的影响,发现有理由兴高采烈的被试相对于控制组更多的在低风险下赌注,而相对于控制组更少的在高风险下赌注,并由此提出了情绪维持假说(mood maintenance hypothesis)。认为具有积极情绪的人为了维持情绪,不愿意冒险来可能改变情绪状态,而消极情绪则为了改变情绪状态倾向冒险。

 

简单看,情绪泛化假设与情绪维持假设是相互对立的,前者认为积极情绪会低估风险

标签:

情绪

决策

分类

教育

分类: 基础心理

第一章   概述

1.

标签:

遗传

环境

育儿

分类: 基础心理

几乎所有人开始认识到遗传与环境对个体发展的都起作用,极端的强调其中任何一个因素都不会获得更全面的解释。目前的研究已经抛开了先天与后天的争论,开始把重点放在遗传与环境如何相互作用,这种作用超越了任何单个因素的解释,一种整体观与辨证联系的方法学意义体现其中。发展学家斯考尔和麦卡特尼提出了三种遗传与环境相互作用的方式,分别是被动的基因型/环境相关、唤起的基因型/环境相关和主动的基因型/环境相关。

 

被动的基因型/环境相关指的是这样的一种相互作用,即环境显著影响着基因的表达,影响着表达形式的范围。比如个体幼年的家庭氛围与教养方式是一种被动的基因型/环境相关,由于幼年个体的能力和发展阶段个体无法对这种影响起太多的反作用,更多的被动的接受这种影响。这种作用以日常语境当中的“熏陶”或“耳濡目染”的形式发生,个体几乎毫无保留的全盘接受这种环境中对个体发展的各个层面和部分的影响。在一生的范围来看这样的作用似乎很短暂,但事实上这种出生后的几年时间的环境影响,已经为后来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有时这种基础牢固的难以用后来经验去修正。

 

而唤起的基因型/环境相关的相互作用涉及他人

标签:

内隐社会认知

测量

教育

分类: 基础心理

 

1 概述

 

内隐社会认知是当前社会认知领域的热点,它最初由内隐记忆的研究范式扩展到社会认知领域而来,Greenwald和Banaji(1995)将其定义为在社会认知中,那些主观无法意识到或回忆却能在行为判断当中起作用的经验。因此,正如同内隐记忆的测量方法一样,内隐社会认知的测量方法也是一种间接测量。这种间接测量与直接测量相对应,不要求被试主动回忆某一经验,而是要求被试完成某一与该经验有关的任务,从任务体现的行为中揭示该经验的潜在影响。这种测量方法在事前不能告诉被试实验的真正目的,测量指标的隐蔽性也使得被试难以了解实验的目的。是否存在内隐效果是遵从一种实验性分离的逻辑,也就是当在某一经验在直接测量当中无法测量其效果,但是在间接测量当中却产生了,这说明这种经验是没有意识到或内省的,但是却能够在行为当中潜在的受影响。

 

尽管内隐社会认知的各种测量方法都属于间接测量,服从于实验性分离逻辑,但是在具体的测量指标选择和测量程序上,还是有很多的不同。本文试图将各种测量方法进行梳理分类,并浅析各类测验方法之间的关系和优劣。

 

从测量指

(2008-09-26 00:26)
标签:

社会认知

证实倾向

教育

分类: 基础心理

证实倾向其实就是人们在做推理和判断的时候,喜欢去证实原有的看法,而不是去证伪它。这不仅在条件条理当中出现,在一个有趣的知觉实验当中也被发现。实验要求被试在一个模糊的光线下尝试认出一张照片的模样,并且逐渐的把光线调亮到某一基线,但是在这样的条件下,被试认出的比例只有25%。另一个实验条件是直接给被试基线的光线,保持不变,有意思的是,被试在这种情况下却能够有75%的比例认出。这说明了人们因为试图去证实初始的想法,而初试的判断在低亮度的情况下错误的可能更高,这样反而没有去进行高亮度的判断,尽管后者更有可能正确。

 

 

分类: 基础心理
认知心理学中有个名词,叫做认知风格,指的是人认知方面的一些特点。比如思考型与冲动型,前者做事前要思考,考虑周到,但是解决事情比较缓慢,后者不加考虑,容易走弯路,但是速度快。还有一组认知风格就是场独立形与场依存型。这个来源于一个知觉实验——棒框实验。提供被试一个暗视场中亮度均匀的框和棒,棒在框的内部,二者都可单独作顺时针或逆时针调节,并且有读数盘随时将框和棒的倾斜角度显示出来。那么当给出一个倾斜角时,被试是如何估计倾斜角的呢?是根据框的线索,还是自身垂直知觉作为线索呢,或者2者矛盾时以哪个线索为主呢?研究发现,根据前者也就是框的线索为主的认知方式就是场依存型,倾向依据外在线索来判断,而后者以内在的垂直知觉为主的认知方式就是场独立型,倾向依据内在线索来判断。这种倾向普遍存在人的不同时期和不同认知内容。
 
而内外倾向最初来源于佛洛伊德的弟子荣格的性格理论,认为性格可分为内倾和外倾两种情况,前者将里比多倾注于内,后者倾注于外。前者的表现是看待一切事物以自己的观点为准则,喜欢估计,较沉静,好疑虑,对外人有戒心。反之外倾的人善交际,好活动,易受情感支配,乐观开朗,依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