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文一
文一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255,745
  • 关注人气:53,392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旧作《教授的战略》29

(2024-02-09 21:06:39)
分类: 教授的战略

今天是农历新年除夕夜,没时间写年的事,还是发旧作——


英国文学家约翰逊有句话:“一个人怎样死去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是怎样生活的”。

人生的概念在不同的国度有不同的涵义。在我们中国,人生指的是“人的生存及全部生活经历”。美国的教科书上关于人生是这样定义的:“人生是指人为了梦想和兴趣所展开的表演”。一个是生存,一个是表演,这是什么样的差距!

这就像生存和生活的区别一样,前者仅是活着,勉强能达到温饱而捉襟见肘的程度;而后者则是衣食无忧之后还可以追求更丰富的精神层次的享受。很简单的例子就是生存是城市里的贫民时刻面临着的威胁,生活就是中产阶层及以上的人们的平常日月。我们的身边就有每天拎着编织袋子翻垃圾箱捡破烂儿的,还有吃过晚饭打着饱嗝出来遛狗的。从教授给出的中美两个民族对人生的定义,我不仅仅看出两国人的生活水平差距,更看出对人生的不同理解会产生多么不同的人生态度。美国也不遍地都是有钱人,也有穷人贫民靠救济为生的,但在美国人眼里,人得为了梦想和兴趣而活着,所以也许是个身无分文的穷光蛋,但他可能精神是十分欢快的。这就可以理解有些美国青年——也有别的国家的,但他们的人生观是一致的——志愿者,扔掉国内的优渥生活,跑到穷山僻壤来遭罪吃苦了。人家是为了阅历的多色彩,是体验人生,品尝生活的乐趣(新鲜的苦对他们而言也是极富吸引力的),为了追求心中的梦想或我们常挂在嘴边的理想,随着心的驱使做自己想做的事。再看我们中国人,即使有钱也舍不得花,给儿女攒着,心里老压着那么多的责任,本心也想快乐一下,不是舍不得,就是怕被人讥为没正事儿而遭到笑话从而作罢。所以,我们过着富足的日子,也活得很累,我们想的太多,唯独忘了自己,忘了自己应当享受生命只有一次而应享的乐趣。在对待子女完全相反的态度上,就会感到中国人和老外的人生是何其不同。不用说别人,就是我自己,在这里说得多明白,可我还得按中国人的传统做事——做个中国人真累呀!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