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作《教授的战略》11
(2024-01-21 21:29:41)分类: 教授的战略 |
24日下午,走进会议室,我向四下里一扫,很少有没来的。孙教授先将上午讲的要点简要地概括了一下,又接着往下讲。
不知大家注意到了没有,在去年的人大会上,将“共商国事”改为“共商国是”。两个字,一个音,可意思完全不一样了。
“国事”一词最早出自《战国策-燕策》“……(国君)出见田光,道太子曰:愿图国事于先生”。“国是”源于西汉刘向的《新序-杂事》:“愿相国与诸侯士大夫共定国是,寡人敢以褊国骄民哉!”前者的“国事”是指具体的事,后者的“国是”是指国策、大计,也就是治国的大政方针;也可以理解为“事”是执行,“是”是决策。
作为两会这样重要的会议,不是讨论具体的事怎么做、怎么解决,而是研究治国的纲领,发展的方向。以前我们制定的国家经济发展五年计划也要改一改了,五年太短了!关系到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未来走向,光看到五年内的目标哪行?
经济诺贝尔奖获得者西蒙说:“管理的重心在经营,经营的核心在决策”。记住,没有失败,只有错误的选择!错误关键在于“错悟”,失误关键在于“失悟”。作为经理人关键在于“悟性”,看你能不能悟出道理来。只有悟到了,才会有正确的决策。
世界上有名的《财富》杂志每年都要评出世界500强,1955年时的500强现在只剩下1/3了,而破产消失的企业有85%都是因为决策失误造成的。美国有一本书《企业家的雄才大略》,这本书调查了4000多名经理,最后总结出其中成功者皆为“善于捕捉发展机遇,准确决策”的人。人要想获得成功靠什么?光靠干不一定成功,光有真才实学的本领也不一定成功;当然这些是成功的必要条件。你还得能抓住机遇,抓不住机遇、没有机遇你还是不能成功!成功=90%的机遇+10%的拼搏。我想在座的诸位一定都有体会,你今天能坐在这儿听孙教授讲课,能到今天的这个位置,你敢说是单凭自己的本事干上来的吗?得有机遇呀!确实如此啊,这一点我和在座的每一位都深有感触:你有天大的本事,如果不给你机会也是白搭!在我们的企业里,提拔当官被认为是成功的标志——当然全国都是如此,学而优还择仕呢!但官帽是有限的,大部分人是戴不上的,想戴的人得靠时间、钻营和适当的巧干,你得耐住性子等别人将这顶帽子空出来,上级才会将这顶帽子施舍给“可怜见儿的”你。所以,我们所理解的当官儿的机遇就是关系金钱加巧干,然后乘上时间。领导一般是心硬的,但也有心软的一面,见你真卖了力气他会“感动”,最后总会赏你个如愿以偿的。所以有些人不是说嘛:“我是付出了,但也得到了回报。你们以后要学着大度些,不要斤斤计较一点小的得失,付出总会得到回报”。爱迪生说过:我的成功是1%的智慧,再加上99%的辛勤和汗水才取得的。社会发展到今天,的确得改改这条名言了;不过在说明人的努力也是成功很重要的一个因素时,它仍旧有其教育意义,特别是对孩子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