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旧文《2005年维也纳新年音乐会》

(2024-01-03 20:26:25)

这是我第一篇欣赏维新得文字——

如果有人问,世界上最高水平的科学文化奖是什么,很多人都会毫不犹豫地回答说是诺贝尔奖;如果有人问我,世界上最高水平的音乐会是什么,我也会毫不犹豫地告诉他是每年的维也纳新年音乐会;我不知道严格意义上的评价标准,但它的影响绝对是举世无双——维也纳可是音乐之都啊!我只能通过电视来收看这场高水平的演出,而且记忆中似乎只看过两三回。今年,也就是2005年,我是一定要看的——只敢说看,不好意思说欣赏,我还没到能准确理解音乐的层次。

中央电视台第二频道对音乐会进行了直播,金色大厅里回响的旋律被传送到世界各地喜爱音乐的心灵之中。金色大厅绝对当得起金碧辉煌的形容,黄澄澄的却没有拜金之感。一行红白两色的鲜花将交响乐队与观众分开,或者说是这来自意大利的美丽鲜花将乐队与观众连在了一起。一个脑后花白头发的秃顶老者在掌声中站在了指挥台上,洛林.马泽尔,2005年维也纳新年音乐会的乐队指挥,一个75岁的老人,已是第11次在这样的场合执棒,这本身就已经说明他的大师级地位。

历史是一种习惯,或者说是一种沿袭,它遵从着最初的选择,但这种选择已被历代人所接受,乐意将其绵延流传。维也纳新年音乐会历来都演奏施特劳斯家族的作品,奥地利圆舞曲之王的音乐不仅征服了他的民族,也征服了世界。对于喜欢跳舞的人来说,不应不知道约翰. 施特劳斯,更不会不晓得《蓝色的多瑙河》。说句实在话,在我心目中施特劳斯算不上最重的音乐大师,比起贝多芬、莫扎特、肖邦、舒伯特来,约翰. 施特劳斯的作品只能算通俗音乐。这样的理解也许是因为我不喜欢跳舞的原因吧,但的确,圆舞曲更适于在民间流行——电视上的表演其实更是艺术化的巴蕾。不管怎么说,施特劳斯得到了世界的承认,因为世界不但需要严肃的古典音乐,更需要轻松一些的通俗音乐。我并非附庸奉雅,依然被施特劳斯的波尔卡、玛祖卡所陶醉。只要能慰籍人类的心灵,音乐就不能以高雅和通俗来划分。

马泽尔在一次次的掌声中重回指挥台,这大概也是一种习惯,要不为什么一次次的离去再一次次回来?去年的穆蒂不也如此吗?这是指挥的尊严,也是音乐的尊严。它表明人们对音乐的尊重,对音乐家的尊重。所以他们才为音乐家们奉献出的美妙音乐付出经久不息的掌声,当然还有不菲的金钱。 马泽尔先生的诙谐、幽默,将欢快揉进了他的指挥,融进了他对音乐的理解。他那振臂、抱拳、大幅度的指挥动作,《农民波尔卡》乐声中他的浑厚中音“啦啦啦”、《拨弦波尔卡》中他的拨弦指挥及《维也纳森林故事圆舞曲》中夹进的个人小提琴独奏,你会觉得出他是一个已75岁的老人吗?我理解那份激情,激情会使人年轻。我如果置身于现场音乐之中,全身的每个细胞都会被激活,肌肉随着音符在跳动。一场并不精彩的音乐会尚且能让我如此,更何况这样一场高水平的演出。当我给女儿说着音乐中的某个片段时,我的嗓音是沙哑颤抖的,眼睛总在抑制着意欲夺眶的泪水。音乐滋养身心,音乐净化灵魂。那一刻,我觉得是如此神圣,自己的精神世界在高升。

我坐在那里听着乐曲,试图感受那种气氛,把自己想象为置身于音乐之中。这是无可替代的,如果能的话,谁也不愿花高昂的门票去听音乐会了。我不懂音乐,不懂它的专有语言,在描摹什么、叙述什么。我是以我自己的方式理解音乐。我不懂乐段内容和乐器搭配所代表的不同意义,不管每个作品的创作背景和所描写的故事,只按自己的想法去想象它。这是我在欣赏音乐,而不是验证别人的说教或用学来的机械模式去肢解音乐。如果这时我觉得某一旋律让我联想到小河流水,我不介意原作的初衷是在写鸟雀迎春。享受音乐,关键在于它给我们带来什么,而不是知道了外界怎么对它的评价和解说。人家说的是自己的感受,你只接过人家的描述,而没有你自己的感觉。这是欣赏音乐吗?那还不如去看一本讲解著名音乐作品含义的书呢。

我虽无缘坐在金色大厅里,但在家里的沙发上我也只关注现时的感觉——哪怕无动于衷也是感觉,那说明这一段打动不了我的心。音乐不会每一段都是华彩乐章,不过总有一段两段会攫住你的心,让你为之不能自已。当大提琴成为主旋律时,我为它的凝重而屏息;小提琴的悠扬使我为某一段的抒情而沉醉;而小号和鼓声的振奋又让我昂扬……这些使我浮想连翩,与许多生动的事物胶合在一块儿。高音震耳,低音入心。为什么我们喜欢低沉磁性的声音?赵忠祥时下虽困扰于“赵饶”绯闻事件,对他个人我无意多说,但他的声音与金色大厅的旋律真的很配呀!

每年一开始,人们都以各种形式祈求世界和平、人类有个美好的开端,其中使用最多的就是音乐。而这只是人类的希望,天灾人害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几天前发生在印度洋的地震海啸吞噬了十余万生灵,现在正在动用全球的力量拯救那里的幸存者。今年的维也纳新年音乐会也体现了这样的人文关怀——向灾区的幸存者捐款,使他们能得到清洁的水源,并改变了以往的惯例,取消了结尾曲《拉德斯基舞曲》,而以《蓝色的多瑙河》作为音乐会的结束。音乐能修复人类受伤的心灵,它作为沟通的纽带架起了互助的桥梁。这不是面对危亡的歌舞升平,而是音乐送去的天国梵音。

虽然专家解说在某个曲幕中连很难犯错误的维也纳爱乐乐团都犯了一个小错误,但在我的耳里,它依然是完美的。我不是专家,我作为外行享受它,只要它满足了我,它就是完美的。马泽尔先生用几种语言表达对世界各国人民的新年祝愿,尽管他的中文“新年好”很不标准,但我接受他的祝愿,同时也默默地祝他新年快乐。

20402005年维也纳新年音乐会落下了帏幕。此刻的外面是一片冰清玉洁的冬夜,树梢纹丝不动,风受了音乐的感染而停息,树被乐曲催眠而遐想……(2005-1-3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