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文《孔子不言》
(2023-12-22 21:01:33)分类: 随笔 |
曲阜是孔子的故乡。我来曲阜也有参拜这位中华文圣人的意思。我大学读的工科,工作在一个石化的工厂里,但骨子里认为自己是文人的性情。文人嘛,都对孔子有种情怀,将其视为祖师爷。
看过孔庙、孔府和孔林,我的感觉有点儿怅然若失。在我想来,孔庙应该是孔子的纪念堂,应该有其生平的记述、一生思想的介绍以及对后世的巨大影响等内容。但这些全没有。可能历朝 历代的君王和文忠公们认为孔圣的儒学早已深入人心、用不着再画蛇添足了。我当年所学的课本里不是总有“孔老二”吗?现在对孔孟的宣扬不也甚嚣尘上吗?
是啊,孔子的儒家学说因符合帝王统治的需要而被推举到至高无上的地位,所以才有这样大规模的庙宇来祭祀他。正因为这样,我总觉得它的纪念意味偏于淡薄而造神气息过于浓厚。
我不喜欢一个被神化的圣人,更愿意见到他的原本,那样才能理解他的论语。
现在有不少人在做解读经典的事,那其实是解读者自己理解的意思,会和经典本意有些距离。如果我们了解了孔子世俗化的一面,就更能接近他真实的内心世界。
孔子的精神渗透到中华民族的骨髓之中,而他的故乡和故乡的人反而缺少些儒者神韵。当然,这可能是我敬之弥高造成的反差使然。望着高昂的殿宇,看着那与皇家规制一样的龙雕石柱,听着被附着上神秘色彩的传说,我的感觉离真实的孔子很远。在我的心目中,如果这处建筑群落再小些、再平易些,就更贴近孔子的朴素思想了。这里只给人一种印象,就是它仅仅是个旅游景点。
走出曲阜,我猛然发现,整个过程没见到一尊为大家所熟知的孔子立像——而在全国各地的孔庙里是都有的,如苏州文庙、南京夫子庙以及北京的孔庙。我在这里只看到一张很大的孔子画像——这是无意的疏漏还是另有深意呢?几个月前吧,媒体公布了孔子的标准像。我哑然失笑。一个活在两千五百多年前的古人,以什么为依据为他画像——还标准像——呢?反正今人干这样闹笑话的事儿太多了,也不足为怪。假若我们这位孔圣人在天上听说这样的事,看到自己的标准像,大概会露出无奈的苦涩一笑吧?
我想象中的孔子摇摇头、对我们这些学啥不像啥的后生们——咋说呢——闭目不言吧。(2007-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