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年前的旧文《读哲》
(2023-11-26 20:18:52)分类: 随笔 |
读哲在于拥有宽广的心胸,可以平静地观注事物,对于天地人物做出正确的识见。读哲通了也就心平气和,超脱于世上的不平事。哲者心中无不平。哲要我们不断地答疑解惑,在不停的追问中感受乐趣。如果人生过程失去了问号,什么都有现成的答案,是不是也挺乏味?追问缘于无知与好奇,拥有不断追问的人生,趣味无穷!
心里有了目标,视野就宽阔,境界就高远,就会抹去心中的琐碎。个人的琐碎实在拿不到桌面上,小利不是大心胸所盛,把狗肚鸡肠抛弃了,换来的是君子的坦荡荡。
精神须靠肉体存在,这是就个体而言。肉体会衰老、死亡,如果修出精神上的达观,精神飞旋乃是人生一大境界。历代哲人智者,都以他们各自不同的方式永垂不朽,共同的一点是他们不是为了吃好穿好、名利欲望而活着,所以才为后世铭记。举个最简单粗俗的例子:太在意食物的精美,唇舌就麻木而失去味蕾;不在乎饭菜如何,吃什么都觉香甜。淡化肉体需求,突出精神享受,才会得到最大的幸福。看到别人吃了什么好的,就老惦记着也吃到;看别人有了“本田”,就想有个“宝马”,心里总是盯着这些外物而不关心心灵的滋养,怎会有心灵的宁静?于食无所挑,于物无所欲,是进入精神世界的基点。老说简单的生活会有大快乐,就是此理。
人活着心里感觉着亮堂才会精神舒畅,肉体也会处于极佳的活跃状态,才会感觉到活着的快乐。(2006-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