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红的《呼兰河传》
(2023-10-07 21:41:02)
标签:
《呼兰河传》肖红 |
分类: 读书 |
贴一篇17年前的旧作——
听说肖红的《呼兰河传》写得好,就想找出来读一读。我的电脑书库里存有这部书,可偏赶上眼疼,电脑刺得眼更难受,就打印了出来看,厚厚的一沓儿纸把字数并不多的书变得厚实起来。
看了头两章,没觉得哪儿好,无非就是写呼兰小城四季的愁苦景象和小城人的迷信鬼神。书中有我熟悉的东北农村的肮脏(如东大街的泥坑),农民的迷信(上庙跳大神)。那时候的人真就是这样,就是现在也还保留着不少这种积习。如小城的人是多么乐意看热闹、传瞎话儿,别人的苦难和死亡成了他们生活的调剂、嘴上的谈资。
第三章——这一章最好——开始,女作家四五岁时的幸福童年一下子扭转了头两章的闷气。后花园里快乐的小女孩儿跟爷爷一块儿玩耍的情景十分生动、温馨,孩子眼里无忧的世界,本身就是一篇美丽的散文。
到了第四章,田园诗戛然而止,场景转向院里穷困、愚昧的租住户。他们吃苦而安于吃苦,因麻木而不思其它,听由别人牵着他们的脑子走,稀里糊涂地跟牛马一般地活着。
第五章真是惊心动魄,让我心里打颤!肖红写这章时由小孩的视角转为客观描述,文字冷竣起来,强压着内心的悲愤在写。尽管知道那个时代的人是多么的愚昧,可还是没想到他们蠢到那种地步!一个活生生的孩子被残害死了,而多数人还“善意”地当作戏来看!那迫害者——团圆媳妇的婆婆——按着那时的规矩,把生命力旺盛的小姑娘以下马威的旧俗一步步地致死,竟还真心以为是为了她好!她千辛万苦地攒钱、舍不得吃喝,连手指扎刺肿成了小馒头都舍不得花一吊钱买红花治,却扔出五千吊来请仙迎道跳大神,结果是断送了十二岁女孩的生命!
第六章里的有二爷是全书写得最好的人物。最后的第七章以冯歪嘴子为主要人物,又以他的妻子产后死去作为悲剧的结尾;当然,他还有两个孩子,这是他的希望,也可看作是作者在肃杀的天幕上留下的一丝亮光。
这部以孩提时代所经之事写成的书中,有些地方的语言不够简练,比如团圆媳妇的婆婆抽贴时的心理活动,若能简化一下,文字效果就会更好。以前我对肖红所知甚少,现在读其书似睹其人。童年生活给她留下极深的印象,所以才能有《呼兰河传》。肖红是东北人,但笔风及作品格调显然受到了很多西文影响。书中的语言叙述明显带有那时的欧美译著风格,东北土语的生动使西化风格不露痕迹。
肖红的书不多,在六十年后的今天,影响已很微弱,既然没被忘却,肯定有难以令人小觑之处。读一读没坏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