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园
(2023-09-24 20:58:09)分类: 大庆 |
继续贴发17年的旧文:《小园》——
我住的小区里有个小园子,原本是有围栏的,后来拆去了。大家把它叫公园,也有的叫花园,且都在前头加个“小”字。
小园的小是名副其实的,叫公园或花园并不确切,却也不知怎么叫好,姑且称之了。小园四圈的铁栅栏被修剪得有棱有角的低矮树墙所替代,走在外面就能看到园内的草地和所植的杨树柳树了,花是没有的,中间胡乱堆砌了一座石头“假山”,再就是极粗糙地修了两座极为简单的混凝土亭子。草地间砖铺的甬路的缝间钻出了小草,还有被抄近的人踩出的小径。这些就是小园里全部的景致了。
去小园的人不多,清晨多是些老人聚拢在假山跟前聊天,他们带的小狗在草地上撒欢儿。这座假山偶尔也吸引小孩子来攀爬,对他们的小身量来说,它也挺高大并有着诱惑力呢。我女儿小时候就爬过好几次,上小学了还和同在小区住的同学爬上去玩。母亲在世时来我这儿,经常去小园跟那儿的老太太们聊天,跟我说过“小花园挺不错的”。
两个亭内都有圆的石桌石凳,老人们或坐或站地聊着他们的话题,有时还带副牌或麻将玩一玩,刮风下雨了,就拿编织片儿临时遮挡一下。后来在别处有人在树林里搭起了棚布,设了麻将桌卖,老人们就去了那里。少了老人们的影子,小园更静了,亭子还挂着一块儿残破褪色的编织片儿,衬得小园如颓败的废园。
小园跟我家只隔着小学,在楼上就可以望得见,有时我还经常路过,走过它的草地,却很少意识到它的存在。它太不起眼了,也不可能发生什么故事。
忽然有悟:小园虽很冷清,却是不可没有的。如果没了这片草地树木,我们所住的楼群就会挤在一块儿、透不过气来。正因为有了这个不引人注意的小园,楼与楼保持了空间,人才感觉到置身楼区的轻松。是了,另几个小区里,不管大小,都是有块儿空地栽了草、种了树的。
某回我来到小园,在亭旁站了许久,望着假山,感觉着老人们的寂寞心境,懂了各地的公园里为什么是老人最多。有那么一刻,我想到了史铁生的地坛。小园跟有着几百年历史的地坛没法相提并论,但有股气息是相通的,那就是史铁生笔下的地坛和我眼前的小园都有的冷落、沉寂,它们都能让人心静。在小园里,我感觉出了时间的流淌和凝固,尽管三十年前还没有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