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尚属奢望,长远还是梦想
(2023-07-15 21:11:25)分类: 随笔 |
一个来月我往来北京北戴河之间三次了,交通工具是火车,两到三个小时的车程,还是挺方便的。
过去,列车停靠大站之前,车上的广播会对该城市宣传一下,比如“天鹅项下的明珠、美丽的冰城哈尔滨”、“伟大的祖国首都北京”等等。现在没有这样的宣传了,也用不着了,如今的人见多识广哪没去过呀,还用你在这儿宣扬?列车上喧嚣归喧嚣,说话的声音小了,手机的各种声响不绝于耳,大多数人都在鼓捣手机。
列车掠过城市,城市多多少少都有高楼。好些高楼外立面挂着密密麻麻的空调外机,这些多是居民楼或外租的写字楼,里边全是各不相干的人居住、工作;如果是统一的写字楼或酒店,肯定会设计成中央集中空调的。人人各怀私心,也体现在这样的楼宇外观上。
好多新生事物都是改革开放带来的,比如房屋产权,我以前从没有过这个概念。现在知道了,自己花钱买的房子产权是有期限的,70年,为啥70年呢?为啥不是50年、60年、80年呢?我不知道,能想到的就是楼的质量是按70年设计的,70年后能不能住人就难说了。
我们尚在初级阶段,百年大计都是口头上的,得等到我们发展到中级阶段,浮躁之心沉稳下来才谈得上百年乃至千年大计。
我想起了国内那些数百年的古建筑和国外数百年的楼房,人家从一开始设计就奔着永恒的理念去的,就没给它定下寿限。70年的设计标准,也就是说,百年后我们这个世界就全变个样儿了!
过去我们家住过土坯房、砖房,都是自己盖的,这样的房子存在不了70年,倒了重盖,反正宅基地是自己的。我就想到了,假如买的楼房因为建设质量或者更可能因为不可抗因素不能住了,那可怎么办啊?我也没有力量自己建一栋楼啊!真要发生这样的事,按说开发商要负责任,可几十年过去我能找着他们吗?找着了人家不认账怎么办?地震震倒的找谁赔我楼呢?没人赔,只能自认倒霉或庆幸:楼没了,好在人还在,幸也不幸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