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文一
文一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255,745
  • 关注人气:53,392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从《白釉黑花罐与碑桥》看迟子建的局限

(2023-07-02 22:00:41)
标签:

迟子建

《白釉黑花罐与碑桥》

分类: 读书
打开电脑,查看邮箱,电子版的《白釉黑花罐与碑桥》赫然在目!我昨晚发的求书邮件,12个小时就收到了书,没想到这么快!

及时雨来的快,我更该马上一睹为快,不然对不住书友的热心。

迟子建以第一人称口吻讲了这样一个故事:“我”是个业余古董鉴定家兼收藏者,秋日驾车出行去依兰五国城,陡起浪漫之心偷船夜漂巴兰河,风雨突至撞桥遇险,被路过的卡车司机夫妇救起。“我”在昏迷中做了“上半夜”、“下半夜”两个梦,由亦真亦幻的烧窑工和渡船女讲了宋徽宗在五国城时的故事——梦是这部小说的主体,是不是与我的梦遇迟子有着某种神秘的联系?

我看的时候在想迟子是不是也是于梦中得到的灵感,要不怎么会构思出这样一个穿越故事呢?依兰小城我没去过,不过东北黑龙江的一个普通小县城,却被迟子写得那充满了神奇的魔力;但凡经过迟子的笔墨渲染,一些再平常不过的地方也闪现出不同凡响的异彩。

这是迟子建的风格。这部小说依旧保持着这样的风格;作家的风格一旦确立是很难改变的。迟子建的小说更接近散文,后世看待她的作品肯定关注她的艺术性而非现实性,因为迟子建不愿揭露现实的丑恶,一般点到为止,多是重彩描摹人性美好善良的一面,比如小说里的卡车司机夫妇——现实中我咋就没遇过一个这样好的人呢?当然,小说也写了山庄庄主和野生动物保护员恶的一面,也写了新冠疫情,但都是淡淡一笔而过。也许是对美的向往使然,也许是身在TIZHI内的不便,迟子现时还不能直写恶的一面,这就客观形成了迟子的局限。

所以,我们作为读者的还是用审美的眼光来读迟子建的作品吧。你看结尾,她用一小段文字就把鸟(包含着一系列情节)和白釉黑花罐(小说的眼)联结到一起了。这就是作家的技巧,或者说笔力。

随手摘录几段,感受一下迟子的文风:

1、舒氏笑了,露出一口密实雪白的牙齿。徽宗没见过牙釉质这么好的女人,闪着丝绸一样的光泽。徽宗暗自感慨,这姑娘的嘴里燃烧着怎样的窑火啊,才冶炼出这比瓷器还要精美的牙齿。

2、舒氏站了起来,徽宗除了为她的气质所动,还喜欢她穿的及膝长衣,它色泽微黄,质地柔软而光亮,袖口、襟口、托领上镶嵌着花朵纹路的图案,前胸和后背则是大团大团的云纹图案,徽宗想,怪不得刚看到她时觉得云彩落在了她后背上。后来徽宗知道,这是鱼皮衣。

3、就在舒氏父女的棚屋里,徽宗看到了令他无比动心的鱼皮窗,他说那是上天赐予的纸,太阳和月亮是这纸的天然画笔,把最美的影子印在上面了。

4、当我努力坐起来,发现窗外雨中的树,还挂着几片枯黄的叶子,好像在告诉我你还阳了,我们却要去了。

5、救了我的长脖老等,在铁丝网围起的棚屋里,如灰衣骑士,站在一根像是被熊啃得齿痕斑斑的枯木桩上,醉心地望着什么。它的黄嘴巴比之前娇艳了,肩上的棕栗色蓑状长羽也格外有光泽了。我想知道它如此痴迷地在看什么,将它目之所及的角落局部放大,竟在墙角的一堆干草中,发现一只眼熟的白釉黑花罐。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