啥时他们成了战斗民族?
(2023-06-20 20:57:01)| 分类: 北京 |
我在网上买了四个一斤重的的列巴,昨晚送到家门口。今早爸做了萝卜粉丝汤,我们早饭喝汤吃列巴。果如爸所言,不好吃。
列巴不好吃在我意料之中。早在上大学的头一学期,我和同寝二三人各买过一个大列巴,正宗秋林出的,一个重达3斤6两,脸盆那么大。我已记不得是谁先发起买列巴的,应该是某老哈吹嘘哈市的特产名吃和秋林的名气把我们外地的忽悠了。再说那个大列巴,切下一牙儿吃,咬不动,确是干巴,酸涩得难以下咽。老哈们笑话我们说得抹黄油吃才行,我们上哪儿找黄油去?最后呢,那么大的列巴搁长毛了,只得扔了。
后来参加工作,一位待我甚好的师傅调回上海,我去哈尔滨时托我买一个列巴好带回家乡去,于是我又去秋林排队买了一个——秋林的大列巴限量生产,一天只卖300个,所以要排队,我就纳闷了,那么难吃的东西居然还排队?
那时老毛子还叫苏联,我们知道老毛子的东西都傻大黑粗,列巴也不例外,其实,俄式吃食跟他们的任何产品一样既不中看也不中吃(俄式建筑出外,大气里边也有小的心思)。
我还纳闷的一点是,现在为什么管这个民族叫“战斗民族”,论武力他们连小日本都打不过(例如百十年前的日俄战争),现在更是被小小的乌克兰搞得焦头烂额。肖霍罗夫的《静静的顿河》对这个民族、主要是顿河的哥萨克有很好的描写,我觉得那些农民很真实,跟我们东北的农民差不太多,啥样的都有,说他们“战斗民族”真的贻笑大方——
不说这个还说面包,肯定是不好吃,不过这个小列巴比四十多年前的大列巴强多了。我和爸吃了一个,把另三个列巴冻上了,留着以后慢慢吃吧。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