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品红楼(42)
(2023-05-04 13:30:24)
标签:
《红楼梦》史湘云 |
分类: 读书 |
第31回才出场的史湘云性情上虽然大喇喇的,但心也有细的一面,比如她送荣府四个大丫头的礼物的方式就看出她做事的细致来。她与丫头翠缕的一大段阴阳之论应该隐含深义,要不没来由为何忽然论起阴阳来了呢?
湘云性情豪爽,既有雅的一面,也有实的一面。湘云不像黛玉那样一直活在梦想国里,每日里耽于儿女情长的世界,虽生于豪门但因父母早亡寄养在叔婶家中,见过人情冷暖并有了世态炎凉的体验,所以并不一味地讨厌俗务。她劝宝玉关心“经济”的话跟宝钗的主张是一样的,这有错吗?宝玉听着逆耳,反讥为“混账话”,照他这样老是在女儿堆里混,将来如何立世、如何持家?你可以有遗世独立的精神,但实际生活中也得有务实的准备。我感其情,但反其理,似宝玉这类人的结局无外乎,不做穷酸文人也只能出家当和尚,终其一生不过是个社会上的废人。
古本红楼的正文里脂砚斋(或畸笏叟)加了许多批语,不是暗示后文就是透露自己与作者往日的情景,再不就是对行文的赞叹,每一页里的红字批语密密麻麻,可从第29回开始,批语不见了,只有回首回末的总批。到了第32回,正文才出现批语,但那是蒙府本的,我自己感觉这个本子的批语不是脂砚斋或畸笏叟的,是一个纯从文学欣赏角度做批注的外人,与作者和脂砚斋毫无关系。
如果史湘云那段阴阳论有脂批,我们可能会揣测出作者的意图。直到第36回才出现两条庚辰本的批语,批注者署名“绮云”,也没有透露出个中信息,再到第37回结海棠社才又见庚辰妙批。
窃以为,甲戌本的批语最接近曹雪芹原意,庚辰本次之,蒙府本对解读真本红楼助益最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