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文一
文一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255,745
  • 关注人气:53,392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细品红楼(25)

(2023-03-30 21:45:20)
分类: 读书

为了元春省亲修造大观园,贾府上下忙活了大半年方才齐备。

正月十五元宵节这一天是贵妃来家的日子,自贾母以下,一大早就起来按品级打扮起来,等了一上午才有太监来打前站,这才知道贵妃得晚上七点左右才能到——此前宫里的太监们早把何处燕坐、行礼等所有事宜交代了,为何不把何时驾临的时辰告知贾府呢?这一回可以说搞得跟秦可卿的葬礼一样看着风光其实能把人累死,皇家及大户人家折腾出来的排场真是惊天动地。元春回家本是探亲,可皇家规矩限着,弄成了觐见的阵仗,如此省亲不如不省。再看他们相见的情形,倒有惨不忍睹的意思,哭泣悲啼,哪有外表装饰的那么喜气?倒是宝玉及众姐妹为园中各景领命赋诗一节才有了人味儿:宝钗提醒热汗直流的宝玉绿蜡之典、黛玉代宝玉作杏帘在望。

做完了诗,开始唱戏,元春点了四出戏,按脂批,这四出戏预示着贾家之败、元春之死、甄宝玉送玉及黛玉之死。为了元春归省,荣府特从江南买回12个小女孩组建了自家的戏班子。元春听罢四出戏后,认为龄官最为出色,令其再唱两出。贾蔷是戏班子的主管,让龄官唱《游园》、《惊梦》,“龄官自为此二出原非本角之戏,执意不作,定要作《相约》《相骂》二出。”通常唱戏的须得听班主的,可这个龄官非常有个性,是个很有主意的女孩子,认定的事与理则“执意不作”。贾蔷偏“扭他不过”,应该是被龄官迷住了,要不怎会有后边“画蔷”一段?以前我们看到贾蔷是个鬼机灵,是跟着贾珍的人,想必学不了什么好,龄官为什么痴情于他呢?看来这个贾蔷也并非一无是处。这里的脂批却对龄官有番批评,现在看是对艺人的偏见,可批者却说她三十年前亲自见识过这等样人。

元春回来只呆了大半夜、几个时辰(晚上七点到次晨三点),浪费的银两海了去了,就为了铺排这样短短的一个场面。元春别时说倘明年还能回来不可如此铺张,幸亏只是倘若,真要再来这么一场,贾家败得就更快了。

元春归省时在正月十五,说元春是坐船行于园中,若是在北京大观园里肯定湖水冰封,可见此时写的是江南,也就是曹雪芹家当年在南方(南京或苏州)的家园意象——读红楼须时时记住书里写的故事很多确实在现实中发生过,是经过“真事隐去假语村言”改写而成的这一写作手法。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