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品红楼(24)
(2023-03-20 21:49:10)分类: 读书 |
曹雪芹一贯对比着写,这边写元春晋封合家大喜,那边写秦钟夭亡,宝玉怎个情态?姐姐的喜讯他毫无所感,一心扑在秦钟身上愁闷不已——宝玉为情而生,俗务从来不上心,虽然感人,但这样的人于世何补?
第十六回里有脂砚斋的眉批,道尽了这一写作技巧(不如说是写作风格):“偏于极热闹处写出大不得意之文,却无丝毫牵强,且有许多令人笑不了、哭不了、叹不了、悔不了,唯以大白酬我作者。壬午季春。畸笏。”
第十七回大观园落成,贾政带着一批门客相公游园,其实是查验有无不妥之处,也是为了给各处景观命名,于是有了宝玉“大观园试才题对额”的一幕。这一回可以看成大观园的游记,虽非全景,但主要的皆已托出,显示出曹雪芹对园林建筑的熟悉,靠着他的细笔为后人仿建大观园提供了摹本。
我觉得这一回里最有趣的是贾政宝玉这对父子的言语行止,父亲对儿子永远是呵斥嘲讽,哪怕心里满意也要用相反的话来表达——这是不少中国父亲对待子女的方式,决不当众夸说自己的孩子,总以贬斥向外人表示自谦。想想宝玉当时的情态真有点可怜,答得不好遭到训斥,答得好了也得不到表扬,反正是怎么也落不着好,难为他了!
通行本的后一大段文字写宝黛斗气、妙玉入园,在古本里被归在第十八回,从内容上看这样更为合理。
前一篇:细品红楼(23)
后一篇:再谈王跃文的官场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