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品红楼(7)
(2023-02-02 21:54:45)分类: 读书 |
从前看红楼的凤姐和宝玉出场,对他们打扮的描写只觉得不过是古小说里那些陈词滥调,现在看也没觉出多了不得,只是赞叹他们说出的话。
宝玉与黛玉初次相见都有一见如故的心灵感应,这是现代心理学的看法,若按书上说那是他们前世就曾相识之故,所谓的木石前缘。
之后宝玉给黛玉起名(颦颦),接着摔玉,说出的那番话便是与众不同了。
我很佩服贾母的应变能力,那么快就编出一套哄宝玉的话,足见老太太所见的世面多大,见多识广随机应变,搁我万万想不出那套圆乎话儿来。
写到宝玉的丫头袭人时,“伏侍贾母时,心中眼中只有一个贾母,如今服侍宝玉,心中眼中又只有一个宝玉。只因宝玉性情乖僻,每每规谏宝玉,心中着实忧郁。”蒙本侧批道:“我读至此,不觉放声大哭。”甚觉奇怪,批阅者为何哭呢?
通常甲戌本的批者被认为是脂砚斋,蒙本批者是谁?与脂砚斋同一人吗?他(她)与作者或作者写的这段里藏着什么隐情呢?
这是红学的事,我没看过红学家的考据书籍,对此不得而知。我不关心考据,读红只为欣赏。
前一篇:细品红楼(6)
后一篇:鲍尔吉.原野的《图瓦大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