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台湾作家朱西宁的短篇小说集《铁浆》
(2022-12-26 21:57:45)
标签:
朱西宁《铁浆》 |
分类: 读书 |
看台湾作家朱西宁的短篇小说集《铁浆》。朱西宁1926年生人,这本集子里的作品是他三十来岁时写的,很有民国文风。
《贼》似曾相识,《新坟》里那个不信巫术立志学医的人物固然有点愚执,但精神可嘉。《刽子手》写得非常好,凡出场的人物只须寥寥数笔就勾出了该人的真实内心,形象生动,如入骨之画,乃是大家笔法。
《余烬》写得也很好,一把火烧出了人心里多少私欲与恶念。这篇小说妙在一对残疾人组合,瘸子使用瞎子的腿、瞎子借助瘸子的眼逃离火海,这对在危急关头“团结”在一起的人一脱离死亡就各怀各的小九九,都想私吞自己昧下的钱,作者一层层地揭开两人之间不堪或人性恶的一面。我以为到了这一步就差不多了,可作者还不收笔,继续无情地推动着一瘸一瞎往下斗下去,到了最后,即使瞎子以为瘸子真的跳河死了、瘸子想着拿阴间折磨瞎子还没算完,因为作者这样沉痛地结尾:“这故事似乎仍然没有完,恐怕永远也讲不完的,人总是这样子,不说也罢。”
《出殃》一般,只是让我知道了从前的一个在某些地区存在着死人头七“出殃”的习俗。
《锁壳门》是篇不错的小说,写得紧锣密鼓抓人心弦,内含很多为人的道理,可以有多样解法。我的解法之一是:人不可像长春一样老是息事宁人,不能当东郭先生,对恶人不可忍让;如果一开始不忍受大春的无端欺负,何至于引来其后的一系列变故?长春应该揉进一部分弟弟永春的血性,以血还血以牙还牙,但永春失之于莽撞:如果抢匪退去他不去追赶长春就不会死在大春的刀下。好人一般不会变坏,而坏人决不会变好!现实中像大春一样的坏人太多了!永春随着岁数增大有了宽容之心,这可以理解,好人都是这样,你看他最后认出老坏蛋大春后并未动手。对恶人我们恨不得杀之而后快,其实,有比杀死它更解气的法子,那就是让它活着但生不如死,让它看着自己造的孽在亲人身上的报应!我是以这样的解法来看永春不杀大春的:让它做个被人唾骂的疯子乞丐、活得不如一条狗不是更解恨吗?
《铁浆》是这部小说集的总题,作为单个的小说写的是两家为了争夺官盐包办权的惨烈故事,情节随着血腥气走,从小腿扎洞、剁手指到灌融化的铁浆,以一方惨死结束了争斗。这个故事不在于故事的血腥残暴,更应该看到退一步海阔天空,当局者都被眼前的利益蒙昧住了心智,如果看到、听人劝说看明白了在铁路修通后官盐也将无利可图的情形,还会以这样自残的舍命方式争夺包办权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