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读杨伯峻之《论语译注》(86)
(2022-05-15 22:23:23)
标签:
《论语译注》杨伯峻 |
分类: 读书 |
子曰:“君子道者三,我无能焉: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子贡曰:“夫子自道也。”孔子自谦没达到“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而子贡说这三者老师全都具备,这就是夫子的自画像啊。我看子贡最懂得孔子的心,常常是他在最适合的时机下说出没有奉承之嫌的话来,可见子贡其人聪明伶俐超过一般人,智力超群。正因为子贡能说会道,可能总爱臧否人物,这就引出下一段:“子贡方人。子曰:‘赐也贤乎哉!夫我则不暇。’”孔子这是在提醒子贡有那时间还不如多在仁知勇上下功夫呢。孔子肯定了子贡的能力,但认为他还得不断地完善自己,多省己过,少论人非。孔子接下来说了一句我们耳熟能详的话:“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其不能也。’”这是针对子贡吗?不,这是对他所有的学生们说的,更是对我们每一个有心向学的人说的。
子曰:“不逆诈,不亿不信,抑亦先觉者,是贤乎!”这句话,让我首先想到司法上的“无罪推定”,不能先入为主,以小人之心揣测别人,应以善意度人,发现对方不诚实再敬而远之也不迟。不过,在我们的生活中,把人看得太好是会上当受骗的,所以,防人之心不可无。我看孔子此言的重点在于“先觉”,你可以“不逆诈”、不臆测,但要有辨察他人品性的本领,察言观色,不被伪善所欺所惑。
前一篇:我读杨伯峻之《论语译注》(85)
后一篇:难以消失的《第六病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