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的小说让人大呼快哉,哉后犹有回味方为上品
(2022-05-01 22:54:34)
标签:
卡夫卡《普鲁士军官》范小青《看见》 |
分类: 读书 |
迷信名家是人的一种病。我就是一个患者,而且明知故犯。这不,听说莫言提到影响他的十大短篇我就一一拜读,结果大失所望。
卡夫卡的短篇《乡村医生》又把我弄得稀里糊涂,他在说什么?他想说什么?说胡话吗?再看劳伦斯的《普鲁士军官》,似乎恢复了人话,讲一个军官虐待勤务兵后被勤务兵所杀的事,啰里啰嗦全是心理描写,军官为什么虐待勤务兵?有虐待狂?他不知道虐待别人会引来杀身之祸?他要是看过中国的《三国演义》就好了,就会吸取张翼德咋丢脑袋的教训,明白要善待至少不虐待亲兵、贴身人的常理儿。勤务兵不过是个年轻的傻瓜蛋子,也是稀里糊涂的,他杀死仇恨的人后昏头昏脑地自己也死掉了。这个故事虽然讲得清楚,若说多特别根本谈不上,那些大段大段的心理描写也不一定准确,就这样的小说怎么把莫言迷得成了影响他的作品了呢?
越看这些小说,我就越有一种作家把不好好说故事、把小说写得不让人懂作为写作的方向了的感觉。也许,好好讲故事显得没水平,或者这样讲故事越来越不容易,所以就玩这个主义那个流派的障眼法。不过多数作家不这样,就莫言来说,他的小说也不是这样的,《丰乳肥臀》写得就很老老实实嘛。
看范小青的短篇新作《看见》,写一个近乎失明的人手术后重见光明所看见的“稀奇”,这样的小说写法并不稀奇,却见出短篇小说的那种快速翻转出奇制胜的效果。重见天日的人能看见常人视而不见的现象,作者抓住这一点安排了一组情节来表现人事间复杂微妙的关系。这篇小说说不上多高明,但写得很巧,是老手的功夫。这样的小说不是比那些被推崇的“名篇”好看得多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