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竖琴》的琴音
(2022-04-24 20:56:00)
标签:
《草竖琴》 |
分类: 读书 |
美国作家杜鲁门.卡波蒂的书《草竖琴》仅110页,很快我就看完了,可看得莫名其妙,觉得它像是个童话又像个寓言。
两个老处女住在一起,姐姐多莉得到一种药水秘方,跟自己忠实的黑人女仆熬药卖钱。妹妹想将这种药水注册专利建厂生产,姐姐不同意,与女仆和“我”离家出走,住在了树上的树屋里。警察两次出动,要把他们抓回去,双方发生冲突,最终他们还是回到了正常的生活。
这个故事似在说个人与社会、自由与限制之间的矛盾,但这个看法也似是而非。
“我”是个少年,可能觉得树屋生活挺有意思,可正常的人谁不知道树屋不能长久居住,何况其中还有一位德高望重的法官呢?出走树屋到回归生活,是自由的妥协吗?如果作者真的是这个意图,那只能说是了。
这个故事倒是确实根据实事写成的,所以这本书有“非虚构小说”之称。如果作者想表达这样的意思,大可不必讲这么一个虽然真实但不可理喻的故事;一个浅显的道理用不着套上“寓言”的外壳。
说实在话,我是冲着好评和书名读这本书的,我不知道啥叫“草竖琴”,现在看就是自然之声。尽管如此,我并不觉得这本书有多好,但也不妨摘录书里的两处意味深长的段落:
“他(指法官)恍惚地点点头,目光越过我们,望向我们头顶,橡子般的眼睛凝望着映照在天空下,微风拂过的树叶。“也许我们大家都没有容身之处。但是我们知道某个地方是我们安身的所在,如果找到了,哪怕只是在那里短暂居留,我们也算是福星高照了。这里大概就是你们的所在,”他说着,微微颤抖,仿佛天空有巨翼展开,撒下带有寒意的阴影。“也是我的所在。” ——《草竖琴》P38”
下一段是小说的结尾:“干燥的草叶轻轻拂动,瀑布般的色彩倾泻而过;那一刻,我想让法官听到多莉告诉我的话:这是草竖琴,里面聚集了多少话音,讲着一个记忆中的故事。我们倾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