兼听中外——《老残游记》与《木木》
(2022-04-19 21:52:26)
标签:
《老残游记》《木木》屠格涅夫刘鹗 |
听完《老残游记》。这个老残有点像侠客啊,你看他摇着串铃行医为生,却有着很大的能耐,天文地理无所不通,本是平民布衣却连官员也不敢小觑了他。这是作者(刘鹗)本人的自况,再加上游侠的想象,便有了这个二十回本的文侠小说。小说写于晚清,但书里已经有了“现代”的东西,铁路、电报有了,也有了月亮绕地球的认识,既有本土的儒释道,也有了西土的理论,还把老残比作福尔摩斯,可见作者对西洋的事物很感兴趣,知识面确实比较渊博。这本书虽然还没脱离古典章回小说的体例,里边夹杂着不少那种小说里的俗套子,但因为这些“新生”因素,在古典小说里排名应是靠前的。
屠格涅夫有篇小说叫《木木》,写的是一个人和一只小狗的故事。人是一个富老太婆的家奴,叫格拉西姆,高大有力却又聋又哑,他救起了一只快要淹死的小狗,于是,这个被叫作木木的小狗就成了他相依为命的友伴。老太太嫌狗叫吵了她的睡眠,两次责令管家把狗弄走。第一次他指使人把木木卖掉了,可木木咬断了绳子自己跑了回来。第二次管家带着一帮人围住格拉西姆的小屋要狗,最终格拉西姆无奈地牵着木木到外边,给它吃了好的吃食上了一艘小船,木木被坠上砖头沉进了水里——格拉西姆从水里救了木木最终又亲手淹死了这只可怜的小狗。这部小说被认为是作者嘲讽老太太的乖张暴戾及谴责农奴制度(家奴的去留婚配完全听凭老太太处置),我觉得这是带着政治眼镜看问题。富有的老太太虽说蛮横,但她并没说非要把狗杀死,而是管家的自作主张,若说是批判奴性还差不多。格拉西姆干嘛非得把狗淹死呢?既然你想逃走何不带上木木一起走呢?我觉得作者这么写为的是增进小说的悲剧气氛,不过在我看来,这种有违真实的艺术手法反而降低了它的“艺术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