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自由在高处》,呼我去攀援

(2022-04-04 22:15:39)
标签:

《自由在高处》

熊培云

分类: 读书

熊培云在《自由在高处》里以一道数学算式和电影《肖申克的救赎》里三个镜头为例,讲出这样一番道理:

“世界就像是一个广场,如果你只知道左右,而忘了更要站在高处张望,你是很难找到自己的方向的。什么时候,当你超拔于时代的苦难之上、人群之上,你能从自己出发,以内心的尺度衡量自己的人生,你才可能是自由的。”

又引申出这样一段结语:

“我说人是时间单位而非空间单位的意义亦在于此——我们都是时间的孩子,如果你的一生都像安迪一样追求自由,知道自由在高处,那么你的一生就是自由的。”

针对自由主义,熊培云回帖给某位想做自由主义者的人:“要自由,不要主义。理由是,自由一旦变成主义,思想的鸟笼就编好了。我们不应该将自己归类于某种主义,而是将不同的主义以知识的方式归类于人,在不断地证伪中解放自己。如果我们笃定信奉某种主义,难免会变成主义的律师,时时为它做无罪辩护。于是观念的主人变成观念的仆人,背离求知与改造社会的初衷。所以我说,人要为追求真理而献身,而不是为真理献身。追求真理的主体仍是我们自己,我们应该为我们自己的理想、事业、行为献身,而不是一个真理的教条。”

真的,看了这段话我为作者精准的解析所折服,就这么几句话理清了长期存留在我头脑里的混乱,是啊,追求真理,而不是真理本身的教条,或者说,真理从来不是静止的,而是流动的、发展的、是时常改变内涵的,死抱着教条势必滑向真理的反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