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毛姆揭起了女人的一角《面纱》

(2022-04-01 22:35:58)
标签:

《面纱》

毛姆

分类: 读书

听完毛姆的小说《面纱》。

凯蒂不爱丈夫瓦尔特,婚后出轨汤森,被发觉后提出离婚。瓦尔特说如果汤森与她结婚他就会同意离婚。凯蒂找到汤森,才看清汤森只是玩弄、“爱”她的真面目。万念俱灰的凯蒂跟随瓦尔特去了疫区,那里在闹霍乱,作为细菌学家的瓦尔特最终感染了瘟疫死去。凯蒂来到疫区后先是无所事事,看到修女们为救人而忙碌,受到修道院长的感召参加了救护工作,为自己能为人做点事、还有用而宽慰,也解脱了对丈夫不忠的悔罪感。丈夫死后,她回到香港继而回到英国,跟随父亲到外地生活。

毛姆似乎是在写一个教人向善的故事,怎么向善?求诸于宗教信仰,不辞劳苦,只为内心里的主而活着,目的是死而进入天堂得到永生。

这么想时我正好读到熊培云的《假如我改<西游记>》,里边有这么一句话:“在我看来,如果一个人一生的目的只是为了死后能够进入天堂,那他这一生,也只是‘不争人权争鬼权’的一生。”当然,熊培云写这句话的语境跟毛姆完全不同,何况凯蒂也并不怎么信奉基督。

凯蒂虽然在“有意义”的工作中暂时解脱了自己,但并未找到自我救赎的方法,最终也没做什么“有意义”的事情。我们不能强求凯蒂能拥有“意义”,因为她就是个跟我们一样普通的女人。她觉得自己这辈子也不会好起来了,寄托于能生一个女儿,教她不要像自己一样,要做一个好女孩。归根结底,凯蒂是个平凡的女人,肉欲太强,即使遭受着灵魂的拷问也摆脱不了这具肉身,所以,既痛恨汤森灵魂的卑鄙却又再次委身于其“迷人”的肉身。

小说的背景是在香港、中国,这让人有身临其境之感,而且,毛姆写的那个时候的中国很真实。小说还借人物之口谈了一通老子的道,并几次描写贞节牌坊的意象以衬托凯蒂内心不贞的想法,街头倒毙的死尸也多次出现在凯蒂的回想中——这些,我宁愿将其看作是对肮脏的世界和人生的厌弃与绝望。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疫春犹寒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