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我看唐宋八大家

(2021-10-07 21:45:22)
标签:

唐宋八大家

康震

分类: 读书

行走中听书已成我的一个习惯。百家讲坛之后我想找几部民国时期的小说听听,甩开了张恨水我找到了李劼人,听他的《死水微澜》。三四十年前我曾买过李劼人的一套文集,好几本,从没看过,上次大卖书时卖了。《死水微澜》是李劼人的代表作,不妨听听到底咋样。初时还好,挺有民国味,可好景不长,小说写着写着转向了另一个八竿子打不着的故事,而且听起来像温吞水一样,顿失兴味——李劼人尚且如此,算了,我也别在民国作家圈里打转了。


我重又回到百家讲坛,这个最适合行听。

重温康震讲的唐宋八大家。

这个唐宋八大家呀,要说我最喜欢的自然是苏轼苏东坡,也因此重温了他的传记并边看边记下了读感,连载发布于博客,竟得22篇。

我数了康震讲的八大家篇目,从中可以看出这八大家在现在人心里的位置:1、王安石22篇;2、苏轼18篇;3、欧阳修14篇;4、柳宗元7篇;5、韩愈6篇;6、曾巩3篇;7、苏洵2篇;8、苏辙2篇——王安石因为改革、故事多,多讲点儿没啥;曾巩比二苏多出一篇有点意外,再想也没什么,曾巩的意义在于他是家族的带头人嘛。

正如康震所讲,八大家里最不起眼的就是曾巩了,即使重听我对他的印象还是不深。别的呢,我也有自己的看法——虽然韩愈位列八大家之首,而且苏轼给了他那么高的评价,但韩愈并不因此就在我的心目中有更高的位置。其实,这八位的排名早就在我心里固定下来了,不会因为康震教授的“拔高”而有所改变。这个“排名”纯粹是由他们的诗词知名度而来的,虽是我个人的成见却也和一般人的理解差不太多:苏轼、欧阳修、柳宗元、王安石、韩愈、苏辙、苏洵、曾巩。

其中,三苏中的老苏和小苏全都沾了大苏的光,否则他们会跟曾巩并列而成为7+1(袭康震说法)。

欧阳修是多面手,几方面的大家,我所知的是他夸西湖的多首《采桑子》,比如这首:“群芳过后西湖好,狼籍残红。飞絮濛濛。垂柳阑干尽日风。笙歌散尽游人去,始觉春空。垂下帘栊。双燕归来细雨中。

王安石呢,名头最大的是他领导的改革,但人家留下了《泊船瓜洲》(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和《元日》(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呀!

韩愈的后世知名度是由《师说》、《马说》奠定的,可谁能想得起他的诗呢?反正我是想不出来一首;两苏一曾也基本如此。

八大家里的柳宗元以写山水诗文见长,还擅写寓言故事,但更让他出名的是那首脍炙人口的五绝《江雪》,仅此一首就足以名传千古: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八大家中一半有过被贬的经历:老苏从未做官,也无从被贬,欧王曾三人那是官场不顺无所谓贬,而韩柳两苏那是实实在在的贬谪,不仅仅是精神上的打击,还遭受着贫穷病痛的折磨甚至是死亡的催逼。

韩愈被贬两次,加起来也就两年,晚年还不错;苏辙虽也跟着哥哥一再遭贬,凭着为人谨慎而保全,官当的不小、活的最长(73岁)且是善终。被贬最惨的是苏轼和柳宗元,东坡历经黄州惠州儋州之贬,侥幸未死于海南岛,却在回到大陆不久就病故了;柳宗元则在被贬后永无起复(永州后回到首都不到一个月就被贬柳州),最终客死异乡,终年46岁,八大家里最短命的一位。我一度以为“柳州”之名是由柳宗元而来,后知不是这么回事(柳州因柳江得名),但是我想,柳宗元被贬柳州并长逝于斯怕是冥冥之中的天意吧,至少这位文豪给这个地方增添了文化上的底蕴。

贬谪肯定不是好事,可对这些“天降大任”的文豪们来说就两说了,被贬是个人的不幸却是文化的大幸——他们的绝大部分名篇都是遭贬之后写就的;可是,世间非得经受折磨才能历练出人杰吗?

苍天若是,夫复何言……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养猫记(126)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