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陆游诗 |
分类: 大庆 |
今早醒的并不太晚,躺到5:30才起来。外边还是愁云惨雾,晨走带伞是必须的,也确实派上了用场,保证了我的大半个身子不湿。其间雨停了一段时间,我没有收伞依旧撑着走,雨随时会来,折来折去的费事,再说了,有雨遮雨,无雨防风。栈桥上遇见三个人,还有一个在中国结下打太极,这个可见功夫,这样的天还能沉住气?三永湖上的风太大了,我的伞常被吹翻,到最后,裤脚和鞋全部湿透,两只脚跟泡在水里差不多。这种天气我就不再多走了,提前20分钟回到家,洗个热水澡驱驱寒,再煮上一大碗热乎乎的面条热热身。
雨下了一天,入夜亦不住,我不跟老天对着干,申走不出去了,呆在家里看书,时而起来原地踏步,权作申走——坐在冰凉如水的屋子里,久了必须起来动一动。
抬眼窗外,阴晦黯淡,风摇的树枝乱颤,如此天气真可谓愁风苦雨,让人难以振作,想了想,去网上搜看写雨的古诗词,看看古人是怎么写雨的。
看过历代诗人的吟雨诗,感觉还是陆游最适合我当下的心境。我最早读过的陆诗(词)是《卜算子·咏梅》,那是少年时背毛诗《卜算子·咏梅》时的意外所得:“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着风和雨。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陆游的一生以悲愤为主色调,雨对他来说更是充满了悲苦与忧愁。你看他的《听雨》:“老态龙钟疾未平,更堪俗事败幽情。纱幮笛簟差堪乐,且听萧萧暮雨声。”老病俗事接踵而至,夜雨更添愁闷,这个日子可是咋个熬啊?再看《鹊桥仙·夜闻杜鹃》:“茅檐人静,蓬窗灯暗,春晚连江风雨。林莺巢燕总无声,但月夜、常啼杜宇。催成清泪,惊残孤梦,又拣深枝飞去。故山犹自不堪听,况半世、飘然羁旅!”这是对个人命运遭际的感叹,但愁苦的意味要淡一些,更是诗意的忧愁。在下一首《三月十七日夜醉中作》中,我们看到放翁对酒后聊发少年狂的忆念:“前年脍鲸东海上,白浪如山寄豪壮;去年射虎南山秋,夜归急雪满貂裘。今年摧颓最堪笑,华发苍颜羞自照。谁知得酒尚能狂,脱帽向人时大叫。逆胡未灭心未平,孤剑床头铿有声。破驿梦回灯欲死,打窗风雨正三更。”当然,对陆游来说,家国情怀是主要的,个人忧烦尚在其次,这个在他的诗作里多有呈现。比如这首《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这些带着愁苦情绪的陆诗虽然很对我闷在屋里的心思,但在雨中晨走时我心里默吟的却是苏东坡的那首《定风波·三月七日》,意在用东坡的精神鞭策一下自己,只是没有吟啸也无法踏歌声:“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