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书为友,孤独自乐

分类: 大庆 |
清晨出门,天说不上是阴还是霾,后来风一起,觉着霾的可能性大,汽车车身上的灰就是见证,总之,这是一个不咋好的天儿。
晨走三永湖。风大浪高,一些湖鸥在空中飞累了,就站在岸边的围墙上暂歇——它们咋不怕人了?今儿的三永湖没几个钓鱼的,想来是浪太大水里的氧气充足鱼不上浮的缘故吧。
三永湖是天然湖泊,鱼自然而生,而乙烯的邂逅湖就没钓鱼的,咋?没鱼咋钓?
“邂逅湖”命名没几年,大家习惯上还叫人工湖,既是人工挖的,不投鱼苗当然不会有鱼。没鱼也就没鸟,全仗着毗邻湿地,还有少数的湖鸥光临。再说湖名,现在觉得“邂逅”来自“龙凤初逢”的“传说”太过牵强,牵强也好,附会也罢,只要经过官方认定,用不了多久这个名字就被接受了,好像天生就叫这个名字一样。
没有蜂拥的钓者让我心情轻松了不少,也能够走到“水尽头”那儿了。钓鱼的太多给我的感觉就是与鸟争食,再说钓上来的鱼那么小,无法繁衍后代还怎么循环往复?再者说那么小的鱼吃个什么劲?若在西方,钓这么小的鱼吃是要吃官司至少是吃罚单的。
因为天气不佳,三永湖不单钓鱼的少,散步活动的也少了,走起来也就少了顾虑——即使没有疫情我也腻味人众聚集,疫情也给了我远离人群的“理由”;主要是避开那些认得的只有点头之交的人。比如昨天打疫苗,一个厂好几百人一个挨一个地排着长队,咋也有些脸熟的,打照面了我就点个头笑一笑,然后一直低头看手机。我不是能说能唠的人,不愿扯翻来倒去的家常,说那些没劲的套话还不如看会儿小说;与书里的人物“在一起”轻松多了也有意思多了,尤其是跟那么有趣的魏晋人物(我正在看的是戴建业讲读《世说新语》)。
疫情肯定不是好事,但能让人反思疫情何来(那是大自然遭受人类大肆开发后实施的报复);手机虽有不少弊病,但也是不善言谈者的挡箭牌。我不自奉高雅,但也不愿流俗,甘当一个孤独者挺好。荣格说过:“孤独并不是来自身边无人。感到孤独的真正原因是无法与他人交流最要紧的感受。”我的感受已经通过文字表达出来了,所以我很少觉得孤独,而且,孤独不是无聊,是独处者自己选择的生活方式。
与书为友,虽孤独而自得其乐;这不是绝对不与外人接触,哪个人没有一二知己、三四真朋,有此足矣,何必与道不得真言的人众搭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