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分子应该学学胡适之

标签:
知识分子胡适 |
分类: 随笔 |
“掌控”一词很形象,权力、官威尽在一掌,翻手为云覆手为雨;这样的巴掌可以遮天——当权者从来都是这样,但嘴上可不是这样说的,说的都是如何为民的官话儿。
别说中上层人士慑于权力的淫威,社会的底层也是恨官仇富却又羡慕当官巴结富人;那些本不是官的人也以官气为荣,似乎有点架子就很有面子,明明是个小百姓,非要装得像个大人物似的,就像越是穷人越要装富一样,骨子里其实是自卑在作祟。
看过不少民国时期知识分子的书,感觉现在的知识分子根本没有近现代那一代学人的风骨,对体制的维护完全基于自身的利益,因为他们本人就是既得利益者,当然不会站在体制外的立场上说话。他们根本算不上知识分子,不过是附庸在体制上的寄生虫,焉能指望他们能为民发声?
这时我想到了胡适。我一直很欣赏胡适之,不在他的才学与成就,而是他作为学人的操守和与体制不同流合污的勇气。胡适一生虽然有过在政府为官的经历,却不肯加入国民党,对国民党与政府一直持“批判”的态度。我觉得胡适才是一个真正的知识分子,坚守在体制之外,持之以恒地批判专制,不卑不亢地保持独立人格,修正党国运作中的弊端——这一点值得当今所有知识分子学习。
不能因为“知识分子”名声不佳就一棍子打倒所有读书人,那些人的品行与读书无关。读书从来都是被崇尚的,不仅在于求知,更有求知路上的快乐,读书还能读出幸福感来。想想过去无书可读的年代,现在还有什么理由不读书呢?
在思想备受钳制、政治畸形的年代,很多书不允许看,有些热爱读书的人便将禁书包上“红色”的外皮,用这种办法偷偷摸摸地汲取精神营养。现在基本不存在这样的事情了,但依然有很多有趣的思想无法自由地展现,只好做个干巴巴的“外皮儿”,这样的书一般人看不下去,只有心有灵犀的智者才能领会。也有一批人,本来是很有趣的,但在社会这个巨大的磨球机里面,只能裹一层无聊的外皮儿,以保护内在的有趣为自己鲜活着,躲在自己的内心深处“凌寒独自开”。
偶然的,发现这个猫儿的动作片,太像俺的点点了!我不会弄这样的动画,就把这个记(拷贝)了下来,每次发文就顺便粘上去,不求关注,只为好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