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我读杨伯峻之《论语译注》(19)

(2020-12-02 21:40:12)
标签:

《论语译注》

论语

子见南子

子贡

分类: 读书

子见南子,子路不说。夫子矢之曰:“予所否者,天厌之!天厌之!”这段话让世人颇多联想,所想不过那点儿事。有为圣者讳而粉饰的,也有煞费苦心解释的,千年以来一直有人在做这个事。

 

子曰:“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中庸走的是折中,本为庸常之道,却是孔子心目中最高的道德准则,看来人最爱走极端,不能损有余补不足,反倒是常常损不足以奉有余。

 

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未看译文前我不明白“何事于仁”和“尧舜其犹病诸”,按杨伯峻的译法,“事”通“止”,“何事”即为“何止”之意;“病”之于斯句也不好解,若非译注,怎么也想不到会是“做不到”的意思。为仁在于行动,从身边的事做起,才是走在行仁的路上,就能达到“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的愿望,“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