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迟子建不能这样《烟火漫卷》

(2020-11-28 21:36:40)
标签:

迟子建

《烟火漫卷》

分类: 读书

昨天看完了迟子建的长篇新作《烟火漫卷》,掩卷后不由得一声长叹:迟子建的作品集中多了一部平庸之作啊!这个感觉在看到一半的时候就有了,而且越往后看越是如此,以迟子建的文字感觉,为什么要编织这样一个脱离现实的故事呢?

小说写的是哈尔滨,写到的几乎所有地方我都很熟悉,作者也想全方位地描写哈尔滨的“人间烟火”,可是,哈尔滨这座城市里生活的人可不是“刘建国”们这样的人啊!

刘建国,这本书里最主要的人物,因为青年时弄丢了朋友托他带的孩子,一生不婚,抛弃了个人幸福去寻找丢失的孩子四十多年。这确实是个有的写的故事,但是,作者给他安排的“搭档”黄娥(来自边远农村的中年女人)太缺乏真实感了,这个世上哪有这样的女人,愣把自己的儿子塞给人家、为了鸟追赶马车反被马车撞伤的“纯真”的人呢?更大的败笔是最后给刘建国安上个日本遗孤的出身,这完全没必要啊!他的狱警妹妹刘骄华退休后发现丈夫背叛后所做的报复行为与这个人物的性格逻辑根本不合,迟子为什么要这么写?别的人物也都有一种“完美化”的倾向,几乎每个主要人物都有天真、偏执的特点。

我觉得在迟子建的内心世界出现了一种呼唤理想人物出现的愿望,希望生活中多出现一些“刘建国”、“黄娥”这些纯粹、率真、“诗意”的人,希望生活多一些现代版的魏晋人物,可是,这个时代哪有这样的人呢?

迟子建与其这么泛泛地写还不如深化刘建国这个人物,削减黄娥及其他人物的“戏份”,可能会是一部更好些的作品。

通观整个小说,如果不是那些迟子建式的擅长比喻式的文字风格,我会认为这是一部他人仿造的赝品——不管咋说,迟子建写了一部不该这么写的小说,不能不说是一个遗憾。

作为一个“灯迷”,我这个小她5天的弟弟真的替她担忧,几次读她的“新作”都有似曾相识的感觉,更要命的是我不再感动——不单对她的语言麻木,更对她突破不了自己而焦急。我觉得,迟子的写作到了一个瓶颈期,这个需要时间和突破口,希望她能在未来的时间里“遇到”自己的那个“突破口”。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梦有所思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