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我读杨伯峻之《论语译注》(15)

(2020-11-15 21:37:55)
标签:

《论语译注》

冉求

子夏

子游

澹台灭明

分类: 读书

冉求曰:“非不说子之道,力不足也。”子曰:“力不足者,中道而废。今女画。”孔子门下的三冉(冉耕、冉雍、冉求),这哥仨,我觉得老三冉求最能干,孔子曾对季康子说“求也艺”,后来冉求辅佐季氏,打退过齐国的进攻,但孔子反对他帮助季氏敛财,竟然不承认冉求是他的学生,号召弟子们“鸣鼓而攻之”,可见冉求不是凡事都合于孔道的。冉求不完全认同孔子的学说,认为自己的理解力还不足,而孔子认为他是“今女画”,我没读懂这三个字啥意思,借助《论语译注》,醒悟到这个“画”可以作画地为牢、自我局限来解。

 

子谓子夏曰:“女为君子儒!无为小人儒!”孔子认为儒者也有好有坏、有君子也有小人,为什么这么告诫子夏呢?这是否说明子夏的言行中冒出了“小人儒”的苗头?子夏是孔子最优秀的学生之一,后世成就也大,尤其是文学才华深得孔子赏识。这是孔子的叮咛,给自己的爱徒打预防针。孔子预言自己死后子夏会更加进步,果然,子夏全面继承了老师的衣钵,办学搞教育,桃李满天下,名师出高徒,教出了不少闻名后世的人,如吴起、李悝、禽滑厘等,就连魏文侯都奉其为师。

 

子游为武城宰。子曰:“女得人焉尔乎?”曰:“有澹台灭明者,行不由径,非公事,未尝至于偃之室也。”子游可以说是澹台灭明的伯乐,因为他的推荐孔子才收下了这位长得很丑的学生,后来孔子发现自己看错了人,澹台灭明是一位好学上进、德才兼备的人,遂有“吾以言取人,失之宰予;以貌取人,失之子羽”之叹(见《史记·仲尼弟子列传》)。子游是南方人(吴国),后因与曾子不合而回南方办学,对后世的南方儒学影响很大。澹台灭明本是鲁国(山东)人,后来也去了南方,我估计肯定与子游有关,因是子游的相知而成知己,这同学俩应该还有故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