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温水浒(8)

标签:
《水浒》 |
分类: 读书 |
晁盖等人劫了生辰纲用的是吴用的计策,不过智多星也有疏漏,晁盖三阮的江湖名气那么大,被人认出来的可能性他怎么就没有考虑到呢,他怎么就没想到化妆一下呢?你看,他们住店时晁盖就被认了出来,而且还是巡捕头(缉捕使何观察)的弟弟(何清),结果黄泥冈事件过早地泄露了。如果不是宋江的报信儿,他们就被一网打尽了。
吴用动不动就把“中我计了”挂在嘴边,其实没那么厉害,顺水推舟言语挑拨而已,包括后来林冲火拼王伦,那也是林冲有意,而非他使的计,在石碣村退官军的战斗中他一点作用没起。
王伦因心胸狭窄不能容人而丧命,这段故事被现世引用的很多。在用拳头武器说话的时代,一介书生若不用智识武装自己,也确实做不得山寨之主(领导),若有宋江那一套也不至于丢了性命啊!
当年评水浒批宋江时,毛泽东出言“《水浒》只反贪官,不反皇帝”(这段语录印在我看的这部书的扉页上),不光宋江这样的“知识分子”,就连不识字的村夫莽汉也是反皇帝的。你看阮小五、阮小七对追剿的官军水上作歌所唱的:“打鱼一世蓼儿洼,不种青苗不种麻。酷吏赃官都杀尽,忠心报答赵官家。”(阮小五);“老爷生长石碣村,禀性生来要杀人。先斩何涛巡检首,京师献与赵王君。”(阮小七)这种意识深深地扎根于民心之中,直到民国不还是有人认为中国还是应该有皇帝的吗?
这一回出现了《水浒》里的第一场水战,三阮还使用了火攻,这个是公孙胜借用的三国之计,这也是他在本书中第一次出面作法请来大风,演了一出小型的火烧赤壁。



